婴童医话(一千零四十)|虚中夹实抽搐的病机及治疗方法

脾胃虚衰,诸邪遂生。

抽搐虽属肝实,但日西身微热,喘息,属肺虚;眼睛斜视,露睛,四肢冰冷,大便微黄,是脾虚反受肝木克制。因脾主运化,脾主四肢,脾阳不足则有四肢不温、大便微黄、睡时露睛等表现。

所以钱乙诊断为肝木有余,肺脾不足,肝木乘脾侮肺之抽搐。治病必求于本,故钱乙先用益黄散、阿胶散补脾肺之虚,再用泻青丸等药泻肝火之实,以收清热平肝息风止惊之功。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因此“土虚木亢”在小儿疾病中比较常见,“扶土抑木法”广泛用于治疗儿科各系统疾病,如腹泻、反流性胃炎、抽动症、癫痫等。

在治疗过程中扶土与抑木各有侧重,辨证论治过程中审清肝实和脾虚二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以肝实为主,其法应重在平肝抑木,而佐以健脾扶土;如以脾虚为主的,其法应重在健脾扶土,而佐以平肝抑木。

补土之法并不是一味补脾,过补则壅碍气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应当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