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遇到的三个人,三个操蛋的故事。
1)17万可以击垮一个人
我的上一任老板,是个上海人,是很精致的上海男,衣品好,每天都是一副偶风度翩翩的样子。复旦学霸,特别幽默,性格随和到连扫地阿姨都喜欢他。我有时候想,老天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欺负起我们这种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来,毫无道理可言。这种智商情商双料高,颜值还不差的人,讲出来感觉是在写霸总文?
有天我们中午吃过饭,说笑着回到各自办公桌,我隔着几张桌子听见他接了个电话,过了几分钟就看到他头支在手上,捏着太阳穴,脸一点点变红变紫,不一会,额头上青筋暴起来了。
这种情况作为下属,其实不大方便关切。但我是他挖来的人,就是职场中的“自己人”,什么都不做也不好。我只好很小心地走过去,想着他应该不会跟我说的,例行关心一下就好。
可是基本上我还没开口,他就爆炸了,似乎那时候他就是在等我这么个人过去,一秒都不能多等地原地爆炸。
“真的受不了了,册那。就这样吧,当没这么个人。我把我妈接来,我们过我们的,他过他的。我当没这么个人,自生自灭吧他…”
虽然是“自己人”,但我们从没聊过家事。一时间不明觉厉。
“我笔筒里有散利痛,拿一下”——笔筒就在他边上,他连胳膊都不想抬了。
后来他就当我是空气一样,絮絮叨叨自己说起来。
他爸打麻将,陆陆续续输掉几十万。他妈,很早就不想过了,很多年里他们家一直在还债。但他家姑姑们极力劝和,又分担了一部分债务,只好凑合过着。他工作这些年,每个月工资都在贴补家里(其实他很年轻,工作没几年),头两年赚得少,根本没有自己的钱。这几年赚得多一些,又要还房贷,又要还债,还是没有自己的钱。眼看钱就还得差不多了,觉得可以松口气,刚刚他妈打电话告诉他,
他爸又输掉17万。
17万,以他的能力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不就是辆车。但它瞬间击垮了那么一个阳光明媚的人,让他在职场,在一个下属面前,失态得那么彻底。
2)一个在北京没有家的北京土著
时间再倒回一点,我刚出校门、刚进社会认识的一个女孩,那会我们既是同事又是室友。
她是我见过兼容性最好的女孩子,似乎和什么人都相处的来,什么关系都搞得定。在职场,她八面玲珑,关系力MAX。我不算好相处的女生,属于性格又独又强那种,她也接得稳稳的,甚至还能和我愉快地在一个屋檐下住好几年。
有一次我说她,不像北京女孩——甩着京腔拽拽的那种。
她说:我的生存环境从小就不允许我拽拽的。
我们做朋友好几年之后,才第一次听她聊到了家庭,说的人满不在意,听的人泪流满面。我心里想,这操蛋的世界,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要经历这些莫名其妙的事?要是没有这些事,她是北京土著,二中学霸,职场精英——虽然她现在也是,但如果没有,她不是今天的她。
她爸,年轻的时候是北京某局公务人员,一次和朋友酒后斗殴,因后果严重被开除。那是90年代的北京。
事情如果到这就结束,也还不算太糟。
但她爸从此陷入深深的执念,好多年里只干一件事:想办法回到原单位。只要有人说有一点办法,他都去试试。直到有人说能用30万买通关系,他爸借遍亲朋好友,还借了高利贷。
这个家庭的命运从此急转直下。
单位没回去,高利贷经常上门,她爸中风偏瘫了。所以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辗转住在各种亲戚家里。她说:一个长期在别人家讨生活的人,我不八面玲珑行吗?所以我最会看人眼色,我很小就看人眼色。
她高考报了华东理工,走的时候她妈跟她说:别再回来了。
她背着上万块的包,穿着Burberry风衣,我问她:怎么不省点给家里?
“给谁?给我爸?让他去还高利贷?那我还不如自己花呢。”
-那追债的找上门怎么办?
“亲戚的债没还完的别人也都不要了。高利贷,找不着我们。”
一家三口人十几二十年一直分别住在不同的地方。在北京他们只有一间当年无产权不能买卖的小房子,她妈住那,高利贷最后都懒得去了。她爸瘫了之后好几年全家都不知道他住哪,好像还住过救助站,重逢之后寄宿在她姑姑家。她,工作在哪人在哪。
有一次,她特别开心地跟全办公室说:我跟你们说我妈去飞利浦了,我妈进世界500强了!
惊讶之后整个办公室哄堂大笑,因为她说她妈是去飞利浦的一个办公室做保洁。
我眼含泪花听着她自嘲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感叹于她的乐观和豁达,不知是该钦佩,还是心疼。
3)有些老不死的晚景凄凉,千万不要可怜他们
时间再往回倒。
欣是我大学室友。一度我俩关系非常不好,但有些人就是这样,你可以不喜欢她,但是无法忽视她,甚至她还对你很重要。
大学的时候她过得很嗨,家里有钱,是我们宿舍过得最奢侈的,整天喝酒泡吧。我这种典型四平八稳公务员家庭的孩子,真的很难看她顺眼。
毕业的时候她还是一副鬼样子不好好找工作,我们一度不再联系。再见时我才知道她和我一样生活在上海好几年了,她知道我在,但没联系我。
我惊讶于一个放浪形骸的姑娘为什么几年后搞得那么惨。她说她从毕业就开始养她妹,供她妹上学,可她好长时间都没工作,压力太大,还去酒吧当过服务生,最后匆匆嫁人。男人也没什么钱,但胜在稳定,有房。
-你家那么有钱你妹怎么要你养?
呵,这世界上不靠谱的爹可真多。
她爸原先是个土老板,家里有两辆大车,类似挖掘机渣土车这种,生意好的时候赚了些钱。不过在她大学毕业后她爸迅速败掉了家业,卖掉了两辆大车,跟她妈离了婚,卷着剩的钱去找了个比她还小两岁的姑娘,理由是想要儿子。
之后她妈陷入困境,连养自己都成问题。所以她最落魄的时候,还承担了她妹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
她说她结婚的时候,她爸包了100元的红包给她,可是隔天就打电话问她借3万块。
有些老不死的晚景凄凉,真的不要可怜他们。
4)这就是我妈,说话带刀。
我曾经恨过我爸妈。
我恨他们为什么总那么抠门,我的零花钱总比别人少,为什么总让我觉得比别人矮一头。
我恨他们,为什么总对我大呼小叫的,为什么我没有一个温柔的妈妈。
我恨他们,打起我来不手软。
我成年之后还翻旧账跟他们吵过,气急之下他们也不知如何反驳,只好说:那年代都是那样的,谁家孩子不挨打?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遇到了那些人,我也看过了《都挺好》,我彻底释怀了,我在心里和我爸妈和解了。因为比起那些不靠谱的父母,比起那些真正的童年灾难,至少他们全心全意地爱我,爱我们这个家,至少他们从没重男轻女,至少,他们使我免受人间苦。
一个家要好,全家要一起努力,一个家想烂,一个人捣乱就够了。可怕的是那些捣乱的人从不觉得是在捣乱,就这样拖拽着一家人,一寸一寸地下陷,最后毁掉所有人的生活。
一生太长,转角太多,命运甩来的暗镖防不胜防。过五关斩六将,要被生活砍几刀才能护得一家周全。要忍下多少放飞自我的冲动,要与人性的阴暗面来多少回恶斗,才能令一个家免遭分离。这些我从前没想过,曾经我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现在我要感谢我父母。
我结婚的时候,我妈一笔巨款打进我账户,毫不拖泥带水。因为我妈向来节省,我一直觉得我家没钱。看到银行短信提醒的时候,看到那个数字,我简直惊呆了,倒也不是说那笔钱真的多到什么程度,是我不敢相信我家居然能拿出这么多钱。
我想到那是我妈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不肯要。我妈说:娘家给你的,是你在婆家的脸面。这就是我妈,从来都是这么果决,这么不容置疑,说话都像带着刀。
上坡路太难走,我妈的倔强和剽悍,一直是我家向上的力量,她要这个家永远稳妥,她要这个家没有闪失,她要这个家在任何事上都保持体面。她要这个家,保持永无挂科的记录。只要我妈在,谁也不敢作妖,谁也不敢懈怠,谁也不能往下坠。纵然这个剽悍的女人,和这个永远绷着安全绳的家,时常让人觉得透不过气,但我依然得说:摊上这么个家,是我的运气。
家庭,是一个关于牺牲,关于克制,关于几个人的命运在一段时光里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故事。这个故事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