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看了薇姐写的 《老爸102岁》电影推荐,跟儿子一起去看电影。
电影描述了102岁的达特利爷爷,得知自己绝症末期,“如果只因为害怕老去,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小心翼翼的拒绝一切活动和乐趣,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给儿子巴布布置了一系列任务。达特利爷爷时尚,享受生活带来的一切乐趣,而巴布却认为自己老了,依赖医生,颓废潦倒的生活着,两位空巢老人的不同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怜天下父母心,巴布渴望儿子的消息,达特利却害怕孙子的无情彻底把儿子击垮,残忍的把孙子不孝顺的事实戳穿,不要让他抱有幻想。事实上孙子阿莫已经去了美国,21年没有回家了。每次寄信回来,不是问父亲拿钱,就是找借口不让巴布来美国,甚至结婚生子,都让家人理解他的困境。失去记忆的母亲,临时前还惦记孙子阿莫,可惜爷爷打了28天的电话,阿莫都有借口不回来。“我不会让你儿子打败我儿子的;"达特利爷爷恶狠狠的发誓!
他深深的明白孙子就是个白眼狼,他要彻底让儿子不要再像个乞丐一样,向儿子乞讨温情。
对于孩子的爱,每个父母都是极尽全力的付出,可是他们心里的难处,又有多少孩子能够倾听,电影对白:“爸爸,请你理解……
我们总以为父母还年轻,没有耐心去倾听她们的唠叨,却不想父母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和照顾,他们唠叨也是希望得到孩子的回应,父母年纪大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健康,身体就像个机器一样,人老机器坏。我一个同事跟我说她人生最后悔的两件事,一是父亲走的时候,她还在加班,她以为父亲还像以前那样住个院,很快就出院了,可是没有想到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第二件事就是远嫁,当年因为爱情由北方嫁到南方,以为只是交通方便,只要坐个飞机就到了,可是没有想到结婚后,又忙着生孩子或者其他事情,直到现在已经7年没有回家了。父亲走后,母亲成为空巢老人,上个月高血压晕倒了,邻居帮忙送医院的,母亲还安慰她说自己一个人生活得挺好的。你可曾接过父母的电话时,你不耐烦的语气,他们会由于你的态度吞吞吐吐,或者她们需要你的关怀和帮助,可曾留意父母的背影不再高大,可曾留意他们头发又花白了。父母理解我们,可我们又何曾理解父母?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说过:我教会了儿子各种的本领,却唯独没有教孝道。张伯夫妻好不容易,把儿子培养成才,现在珠海有三套别墅,还有一栋楼房出租出去,拥有千万身家,在我们小镇算第一富豪,去年孙子出生,张伯夫妻兴高采烈的去珠海看孙子,没过一个星期,又灰溜溜回来,张伯垂头丧气的说在儿子别墅住着不舒服,像做客一样,儿媳妇经常给他们夫妻脸色看,孙子才见了一面,说老人家不好接触新生儿,就让保姆带走,儿媳妇还话里话外的暗示他们负担重,让他们回老家。我说你儿子的意思呢?张伯维护儿子说儿子很孝顺的,他只是做不了主,他们夫妻走的时候,还开车去商场买了很多衣服和保健品。说起儿子的时候,张伯滔滔不绝,生怕大家误会儿子把他们赶回家。在事实面前,父母很多时候都会意识下自我欺骗,会帮忙维持孩子的体面。过年前,张伯儿子一家回来了,没有在家里住,去市区开了一个房,第二天走的时候把家里自种的米,还有青菜,鸡鸭鱼肉拉了两大车回珠海。我爸爸说如果你们像张伯儿子那样,以后就不要回家了,我就当没有生过你们。自从张伯儿子发达后,张伯生活没有任何改善,家里依然每年养很多鸡鸭鱼,依然种好几亩稻谷,别人都说你儿子那么有钱,你还种什么啊,每次张伯都乐呵呵的说儿子一家都喜欢吃,这些农作物没有化肥,没有农药,吃了放心。张伯习惯性对儿子无私付出,儿子自私的,习惯性的一味索取,就像电影理巴布对儿子无私的奉献,而阿莫甚至在母亲去世,都说换工作,搬家等等借口不回来。可是听到达利爷爷说遗产分配的问题时,马上接起电话说要回家,孙子阿莫的行为令人唾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像他那样,已经习惯性接受父母的给予,却从不思考父母需要什么?有些人甚至不务正业,把啃老当事业进行到底。
其实真正令人心寒的是,子女理所应当的认为,父母给予东西是应当的,而他们接受,也只是拿了本属于他们的东西。
而让他们产生这样的观念,多是因为父亲常年,以缺失母爱作为他们的补偿,对他们无底线的溺爱,包容。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引导孩子善恶分明,以身作则,对长辈要有孝心,不要毫无底线的包容和溺爱,否则你把孩子养成白眼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无论生活怎样,但对待父母,我们需要感恩。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当那份爱实实在在环绕着我们,当那两颗心时时刻刻牵挂着我们,不要忘记趁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给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问候,多一些照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 也可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
最近看了一篇报道,主要说的是空巢老人的问题。
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作为年轻一代新生力量的我们,是否有想过父母的养老问题?是否有想过“父母在,不远游”这个问题?现在大城市的空巢老人物质生活,是没有问题,很多人都请了保姆照顾,可是这并不能代替亲情,老一辈怀念四代同堂的日子,年轻一代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发展,甚至在农村为了生计,让两个老人照顾四个孙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我们考虑个人的前途的时候,能不能把父母以后的生活也写进人生规划里面,这样,我们父母也不会像巴布那样,可怜巴巴乞求儿子的温情,有一句话说得好:你陪我长大,我陪你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