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我们快回家。”说着一小男孩从路旁掐了一片稍大的叶子挡着自己和妹妹,拉着手一股脑儿的往家里跑去。
起初,我拖着行李箱急忙地走着,看见这一场景便不知觉的慢下了脚步,直至路面上干的地方完全被雨水打湿才隐约看见记忆中的那栋房子。
前脚才进了屋,就看见奶奶了。奶奶见状,急忙拿了干衣服给我,说怎么不提前告诉她,好来接我,不至于淋成这样。一边又说 :“这雨啊,来的还是这样突然,看,只一会儿,又没了。不过啊,秋雨就是这样的。你小时候也淋了不少,还一个劲地生它的闷气呢。”
我换了衣服,就出去了。雨后的空气很清晰,很好闻,小路旁的花儿草儿都如同刚出浴的美人儿,羞羞地低下了头。远处传来的鸟鸣声默契地应和着我的脚步,我竟不敢相信小时候的我竟是如此讨厌下雨,尤其是秋雨。
记忆中的我最开心的是农忙时节过后的秋天,这时叫上三两个小伙伴儿去田野里的稻草堆里捉迷藏;去灌水的小渠里折放小船;去广阔的稻田里放风筝;此时秋高气爽,玩完后回家是能够高兴一晚上的。但秋雨总不让人如意,它来的突然,来的猛烈,没有一点预兆。它一来我们就得立马跑回家去,不仅玩不成,湿了衣,还踩的一脚泥,回家少不了一顿打。
那时,我讨厌秋雨,它不如春雨般滋润万物,温和连绵,不如夏雨带来的清爽,亦不如冬雨的傲骨,有的只是不让我玩的厌恶。
走着,走着,又下起了雨。不过比先前的小些。我不紧不慢的走到不远处的屋子里,静默地看着雨肆意的下。秋雨……好像,不那么讨厌了。
上学时,有人告诉我,她很喜欢雨,尤其是秋雨。喜欢它的声音,喜欢它的热烈,喜欢它的肆无忌惮。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干脆潇洒。当时的我还停留在讨厌它的阶段上,并不领会,就只是笑了笑,也没再说什么。
奶奶时常会在街上卖些煎的或炸的东西,特别是在圩日,具体哪天,至今我还没明白,因为我偶尔才会去帮忙。早晨,我赶往那儿去。街上人多嘈杂,喧闹无比,都争着买最新鲜的东西,有人挑三拣四把东西翻得十分乱,也有人为争一些东西破口大骂,互不相让。实在讨厌极了,正准备快步走去时,秋雨来了。霎时间,他们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在斗嘴的两人竟同撑一把伞离去了。
吵闹声小了,雨声大了。秋雨……还挺好。
这几日,秋雨频繁光顾,雨势或大或小,雨时或长或短。我空闲时会拿着本书,坐在大门前,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看雨。
假期就结束了,我拖着行李箱踏上了回去的路。走了一会儿,又下起了雨。路边玩耍的两个小孩儿像来时看见的那样,掐了片叶子,拉着小手跑回家去了。
他们这会儿,也讨厌秋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