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友人闲聊,顺便问了问对方正在读什么书,有没有什么好书推荐,答曰:《浮生六记》。当时感觉这名字或有耳闻,上网查了一下是清代沈复的作品。我个人对这类文学作品兴趣不大,尤其发现是古人所著,更是对古文深感头痛。那次对话后来引向了其他话题,那本书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一个月后,终于忙完了积聚在手上的工作,突然想去图书馆淘书,遂想起曾经与友人聊天时提到的《浮生六记》,正巧书库中有这本书,保存还比较完好,大有可读的“手感”。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本书虽为“六记”,实则仅存四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另两记不幸遗失。虽是古文,但文意并不难懂。读过之后意犹未尽,悲喜分明,深感浮生短暂,想觅得浮生半日闲,实则不易。正如新世界出版社版《浮生六记》的译者张坤在导读中写道:
读其闺房之乐,便觉芸倩影窈窕,纯情可爱,使人爱不释手;读起闲情之趣,则感其幽兴雅致,恬淡安闲,令人神入其中;读其坎坷之愁,则感惨痛欲绝、魄摇神动,令人厌倦而泣;读其浪游之快,则觉天开地阔、意纵四海,使人目爽神清。
其中《闺房记乐》这部分内容最为精彩,讲述了二人夫妻生活中的一些往事,读来十分有趣。比如在芸的堂姐出嫁之日,作者记录道: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在饮食方面,芸喜欢吃腐乳,而沈复则嗤之以鼻,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有趣的故事:
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日:“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腐不敢强,瓜可扼鼻略尝,入咽当知其美,此犹无益貌丑而德美也。”余笑曰:“卿陷我作狗耶?”芸曰:“妾作狗久矣,屈君试尝之。”以箸强塞余口。余掩鼻咀嚼之,似觉脆美,开鼻再嚼,竟成异味,从此亦喜食。芸以麻油加白糖少许拌卤腐,亦鲜美;以卤瓜捣烂拌卤腐,名之曰双鲜酱,有异昧。余曰:“始恶而终好之,理之不可解也。”芸曰:“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林语堂曾评价——“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这本书也因为芸的存在而得以升华,当读至“芸竟以之死”,后文便觉无趣。
正如沈复在本书开篇所言:“天之厚我,可谓至矣。”得此佳人,如怀尺璧,得此一生,已然足矣。故事里的芸已然成为当今时代世人皆知的佳丽,从此再不会随着年华流逝而垂垂老去,更无恶疾将她灵魂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