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段文字:
“我们需要不同的关系,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我们会有亲人、有朋友、有爱人,有同事等等,这就意味着我们会跟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情,自然也会满足不同的情感需求。有的朋友,合适做酒肉朋友,吃吃喝喝就行。有的朋友适合谈谈兴趣,有的适合谈谈理想。有的适合阳春白雪,有的就适合聊怎么抓钱。
所以,不要把所有需求都放在一个人身上,没有一个人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就像我们无法满足他人所有的需求一样。”
正是最后的这一段话让我颇多感触。
既然我们自己都无法满足他人的所有需求,又何必要求某个人、或者奢望这世上会有一个人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呢?
从好的方面说,我们可以期待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同时也可以期待在将来遇见 Ta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懂得,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大概率下,还是要学会自己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物质的和精神的。这也许就是很多人都会提及的一句话,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提供的。
想起一直以来都希望能遇见一个时刻陪伴自己的所谓"灵魂伴侣”,这诚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究其本质,又何尝不是对多种关系的害怕和回避?因为 Ta 可以满足我的所有需求,所以我只需要去处理和面对我和 Ta 之间的这唯一的一种关系就可以了。否刚,我要处理和面对多种完全不同的人和关系以及其中纷繁复杂的变化。也许,潜意识里,这正是我害怕的。
为什么会害怕?
因为在早年的经验中,我的父亲对外,对内的关系就很单一。他只需要处理和妻子,女儿的关系,这是对内,对外,他只有一个勉强称得上"朋友”的同事,但应该不算"推心置腹”吧?事实上,我相信父亲是把所有的心事和情缩压在了心底——他是一个极度压抑自己的人。
大概是父亲的经历告诉我,我们就应该只有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的朋友。这种情境才是我熟悉的,是被我在潜意识里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再加上后天学习的影响,如,朋友在精不在多,钟子期和俞伯牙…所以,我一直都只能允许为数不多的那几个人靠近自己,甚至,内心最深处只会留给唯一的一个人,也许是挚友,也许是爱人.
所以,我从未有过呼朋唤友、觥筹交错的时候。我想,在我以往的人生经历中,也许有过很多次机会,本是可以把一段关系深入而长久的持续下去的。然而,无论对方是谁,无论是朋友还是爱人,进行到某个层次的时候,似乎总有各种问题冒出来、成为发展关系的阻碍,甚至成为了关系的终结。
也许要回到早年的经历中?
关于友情,关于爱情的那些“被伤害”感,正是这些隐于内心的"创伤”,甚至我都还没想好用什么词来指描述它时,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它蹿了出来,对我说:"不要再往前走了”“可以了,就走到这里,可以了”,于是便会生出很多“事端”,于是,我停下了自己脚步。而这些“事端”,也许就是内心的小怪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