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最后一个途径是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为了开发小儿麻痹疫苗,一只猴子被一次次地扎针,它是否能够把握其痛苦的意义呢?小组里的人一致认为它不能,以猴子有限的智力,它不可能进入人类的世界,只有人类才能够理解痛苦的意义。
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那时重要的是,能够见证人类潜能之极致,即人能够将个人的灾难转化为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为人类之成就。
在一定意义上,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时,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义,并将这种意义保持到最后。换句话说,生命之意义是无条件的,因为它甚至包括了不可避免之痛苦的潜在意义。
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他能够把个人悲剧转化为胜利。
哲学家尼采说过“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就是不管任何困难,只要最后结果没有导致你生命的终结,终有一天,这些都会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他还说过“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当然还有"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从人的一生来看,童年阶段享受家长的哺育和付出,基本上属于纯粹的获得阶段。而到了成年之后,就要负责养家糊口,玩乐的时间过去了,需要去承受各种压力和痛苦,也是承受了这些,才获得技能和水平的提升,也获得了自由。而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去记忆,去实践,甚至冒着各种风险。从孩童到成人就是破茧成蝶,它是一只蛾一生的一个劫数,才让蝶获得了重生。当你破茧而出时,你会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竟是如此的美丽;当你破茧而出后,你再照照镜子,原来世界都没有你美丽!而人类不过是劫数比较繁杂而已,不同类的痛苦都会多多少少的遇到,只有勇气来积极面对,最终度过难关,实现成蝶。当然运气不好,过程中挂了的也有,但是积极的勇气,会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布洛尼·瓦尔是一位澳大利亚的临终关怀护士,多年从事临终护理工作,照顾那些生命即将到达终点的人,她对这些病人进行了采访,提问他们人生最遗憾的、希望有机会重来的事,总结为:《人在弥留之际的五大憾事》。其中第一条是:“我希望能过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他人的期望生活”。而做到这个必须有足够的自由,而自由自然是有代价的,是需要突破被安排好的那个环境,去挑战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也必然带来很多经济和环境的压力。人需要自己去尝试,寻找,实践。其实就是个阶段,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只有是靠自己完成自由,完成生存,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实现自我的生命意义。
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很多人都在某个阶段屈服了环境,不再奋斗,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或者是重复的过日子,所以有那句“有的人30岁已经死了,只是80岁才埋”。
而勇气这部分,另外有解读心理学大师 阿德勒 的 岸见一郎 写的《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系统性讲思路和方法论的书。答出了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将去到哪里”。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在困境和痛苦出现的时候,我们必须迈过这个坎的时候,比如初入职场,比如生活遇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后果,那我们就努力再努力去超越它。即使在这种困境当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积极的力量和人来去应对,去努力。生活中往往出现有些为了某种诱惑而无法抵御让自己陷入一个恶劣的环境当中,很多时候是一种即时满足和欲望。比如打游戏打麻将等,看起来是我们很舒服,而过于沉迷当中其实是身处一个恶劣的环境,只是感官刺激的重复而已,在原地打转或者是无意义的折返跑。
刚好(2021.6.17)的得到的启发俱乐部罗振宇老师讲了《数字化转型 转什么?》其中有一条:所谓经验,就是做一件事的进度条。“有一个段子不是说嘛:有一个男孩追一个女孩,结果半道儿不追了,女孩就问他,你咋不追了呢?男孩说,看不见进度条啊。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啊。”我见过的情场高手,有经验的人,他也许无法预判最后的结果,但是他就是清楚地知道进度条。所谓做事的经验,不过如此。每一次情况都是全新的,但是有经验的人知道进度条。所以就我们生活或者工作或者面对困境的时候,可以从很多书中找到答案。那就是别人面对此类环境的做法,包括思维模式,努力方向,前进阶段中的各种里程碑等。
有了目标,有了进度条,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多hard模式就变成了easy模式了,事1/10功倍。
破茧才能成蝶,蛇蜕皮才能成长,人也一样,需要去经历,面对,努力才能实现成长,实现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