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国庆,欢度中秋
国庆中秋又相逢,
神州节日气氛浓。
亿万人民撸袖干,
齐心共筑中国梦。
英明领导有共党,
战胜瘟疫立奇功。
中华复兴将实现,
太平盛世永兴隆!”
早上,我睁开眼睛,打开手机,就看到了一位前同事,发在老伙计群里的一首《喜迎国庆,欢度中秋》的小诗。这位同事姓蒙,被我们老伙计群里的同事称为“蒙大诗人”,他经常在群里写些充满正能量的小诗,古体诗、现代诗,对他来说,全不在话下,我对他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读着这首《喜迎国庆,欢度中秋》朗朗上口的小诗,我忍不住思潮涌动,想起了一桩桩与喜迎庆国,欢度中秋有关的往事。
国庆偶遇中秋,双节同庆的次数并不多,21世纪里也仅有4次,所以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分开过的。
小时候过国庆节,挺多是不用上学,有三天的假期,可以在家尽情地玩上三天,在我们山区的农村,你感受不到一丝举国同庆的节日气氛。
等到参加工作以后,到了国庆节,我会约上闺蜜,跑到县城,尽情地逛上一两天,已是心满意足。在县城里过国庆节,节日气氛比农村浓多了。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以及交通工具的越来越发达,国庆节黄金周,已经不仅仅在中国的国内享有声誉,连东南亚、欧美等一些发达的国家,都在热切地盼望着中国国庆节黄金周的到来,以捞取一线商机呢。
至于小时候过中秋节,在我们村里,白天,家家户户会做一顿汤圆,汤圆的馅是咸的,用红糖水煮熟,吃上一碗皮甜馅咸的汤圆,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了。晚上,一家人会在天井里摆上一张小桌子,供上一盘苹果、两个未成熟的柚子和一斤月饼,点上蜡烛,烧上香,对天祭拜月亮仙子。祭拜完月亮仙子,才能吃上一小口的月饼,小块小块的苹果,还有一两块酸得掉牙的柚子。家境好的人家,小孩子可以吃上一个月饼,而普通的家庭,就只能一大家子分享一斤月饼了(一斤四个月饼)。
原来,我一直以为大部分的地方,也像我们村子里一样度国庆,过中秋呢。直到有了电视机,从电视里,我才了解到,全国各地过国庆节和中秋节都有不同的习俗。
如今,就在我们桂平这个地方,各个乡镇庆国庆、度中秋的习俗都大不相同,有的村过国庆节、中秋节,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呢。
就说我现在所在的长安小学的长安村吧。长安村三、四队的村民过中秋节,是热闹非凡的;而长安七队,过国庆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其实这三个村相距不算太远,都在学校的周围。他们或欢度中秋,或欢度国庆,日子可以不在同一天,但欢度的方式都差不多。人们把这种过节的方式叫做过社(或做社、祭社)。
节日的前一天,家庭主妇或主男们,就开始忙碌了,主妇负责把猪肉、豆角、红萝卜、芋头、辣椒等材料切好,用来做糍粑馅,主男则负责把自家种的上好糯米,用大石磨磨成粉,加适量清水,用力揉搓,用来做糍粑皮。当然,有些家庭可能就是家庭主妇或家庭主男独立完成这两项工序了。
节日那天天没亮,主妇就得起来做好糍粑并蒸熟。天亮以后,男人就开始杀鸡宰鸭了。中午时分,各地亲朋好友,提上月饼盒或水果盒上门来贺社了。
主人热情接待来贺社的亲朋戚友们,满大桌的美食和精心制作的糍粑,让客人们吃得心满意足。主客人在宴席上谈笑风生,互诉衷肠,亲情友情更近了。分别的时候,主人还会打包几个糍粑,让客人带回去吃。
今年,国庆偶遇中秋,双节同庆,长安村更是热闹非凡了,过村公路两旁,摆着许许多多水果摊和礼品摊,方便来贺社的人购买。村中阵阵的鞭炮声,孩子或高或低的欢声笑语,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做社时餐桌上的美食越来越丰富,贺社用的水果等礼品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人们把这种庆国庆,度中秋的做社方式,沿袭下来,增进亲朋戚友的交往,不至于因地理距离的隔开而拉远了心的距离。
中午,我品尝着美味的月饼,看着央视新闻,此时正在报道全世界新冠肺炎的疫情情况,在我们伟大的中国,人们已经全国各地到处旅游了,而西班牙、英国、捷克、美国等曾经那么发达的国家,却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禁为自己生在中国而自豪。看着电视上对各地人民庆国庆度中秋的欢乐报道,我的内心也溢满了欢乐的情感。
晚上,老公的几个兄弟姐妹,几家人一起聚餐,一同欢度双节。席间大家欢笑声不断,都为生活在这太平盛世里感到幸福满满。
正如上面"蒙大诗人"那首小诗所说“ 中华复兴将实现,太平盛世永兴隆!"
在这个举国同庆的国庆中秋之日,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175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