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读书专题在经历大换血之后,历时两个多月,终于成功迎来了第一篇月刊,作为主编,我的内心是激动的。
我在编辑乔平的月刊文章评论区,看到了小伙伴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对读书专题的支持。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我和编委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工作意义非凡。
这两个多月以来,也许在其他人看来,读书专题一如既往,没有任何的不同,或者说没有感受到任何的不同。但是对于我或者说读书专题的十八位编委而言,更像是打了一场持久战,除了和海量的来稿稿件博弈,也和很多乱投稿的作者进行博弈。
那么,这一路走来,我们都经历了什么呢?
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阶段:
第一是刚开始的时候,堆积如山的稿子却只有零丁的几位编委;
第二是审稿工作开启以后,不明所以的作者胡乱投稿;
第三是专题宣传力度受限,海量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带来很多压力。
而读书专题,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中,成长起来的。
01关于招募编委
读书专题对于编委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热爱读书专题。如果你都不爱一个事物,你又怎么舍得把你宝贵的时间,挪出来给予它、陪伴它呢?
尽管初时的读书专题面临着编委短缺,稿件甚众的问题,我依然拒绝囫囵吞枣。甚至考核的周期,也并没有因此缩短。但凡现在任读书专题编委的小伙伴,没有任何一位的编委徽章是轻轻松松拿到的。
九月中旬左右,编委们辛辛苦苦审稿,但是稿件的数量却是有增无减。而与此同时,还有编委小伙伴因为有事情,离开了我们读书专题编委团。在双重压力下,我在原来的招募公告后加了七个字“目前仍在招募中”,这之后,陆陆续续有小伙伴报名,经过精挑细选,才有了我们如今的读书专题“十八罗汉”。
02关于胡乱投稿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读书专题,准确来说是简书专题遇到的“通病”,不明就里的作者根本不知道一个专题的收录标准,写完一篇文章随意投稿的现象随时都在发生。
但是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发现这个问题不能单纯怪作者,是我们的宣传力度、普及广度还不够,所以导致他们不知道一个专题的收录要求。
不过,有一类作者我不会包容,那就是“明知故犯”、“明知不可为还偏要为”,这类作者是明知道专题收录标准,乱投稿被拒绝以后还要死作,一连投几十篇不符合的文章过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编委,作何心情。
因此,在九月下旬的时候,我写下了《读书专题到底收录怎样的文章?现在我来告诉你》。希望简书的小伙伴,可以认真读读它。
03关于专题宣传
这是读书专题一直在做,并且将会一直做的事情。一个专题的宣传力度决定了它的影响力,我希望在我和编委小伙伴们的努力下,可以帮助更多的小伙伴去认识这个专题,认识读书,认识写作,认识人生。
人和人之间是有网络链接的,我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读书专题编委、简书的小伙伴的影响力却无限。
就像我们迫于海量不合格稿件的压力,在我写下那篇《读书专题到底收录怎样的文章?现在我来告诉你》之后,为了增加文章的普及面,我让每位专题编委都复制粘贴了一份文章发在自己的账号上。
不久以后,有编委说专题来稿质量正在提高,我知道,这种做法开始有了一点成效。
亲爱的各位简书小伙伴,读书专题长路漫漫,未来可期。我希望读书专题辐射的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点,而是点线连接起来的辐射面,那里面,有我,也有每一个你。
如果你热爱简书,热爱读书专题,欢迎关注“读书专题”、“读书专题优质文章精选”专题。也欢迎你向其他小伙伴宣传读书专题。
附上相关文章(可在月刊中关注“十八罗汉”编委,咨询相关投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