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爬到树顶的人,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身居高处的代价,就是会暴露自己最脆弱的部分!”
读罢楚鱼君长篇现实主义小说《荣辱》,耳畔豁然响起作家迈克尔•道布斯在《纸牌屋》中这句冷峻而犀利的调侃。从故事的基底来看,《荣辱》并不像《二号首长》那样,以淋漓的笔墨书写极致的欲望;亦不似《人民的名义》一般竭力讴歌政法英雄的巍然大义。楚鱼笔下的好官与贪腐,更加接地气,有血肉,满含七情六欲。然而,作者并不满足编织一张现实主义的故事大网,他要做的似乎是要厘清这张欲望之网背后的“荣辱“之辨;探求出一种不宠无惊的“为政之德”。
简要说一说《荣辱》一书的文本特色:
1.
小说开篇极见功力:作者有意将时间点设定情节曲线的峰值上:农民工李平安讨薪不成,准备跳楼;省信访局干部叶知秋临危受命,犯险施救。
“站在洲际酒店33层顶楼蔚蓝外沿,大风凛冽,刮在耳边呜呜作响,叶知秋深吸一口气,双手紧紧抓住栏杆,慢慢向前挪……”
小说首段用一个俯视的特写镜头,为这部长篇著作启幕,牢牢抓住读者的心。男一号一亮相便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利落的笔墨对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进行了双线暗示。
楚鱼行文,并不刻意在故事中深埋伏笔,而是在自然流淌的情节和人物的亮相中,悄然设置好故事爆点的引线。在《荣辱》中,男主角叶知秋开篇的英勇出场,顺利引出了他一连串的社会关系,比如他的大学高振宇和他儿子同学的父亲古力志。妙的是高振宇是南岭市市长崔鸿鹄的秘书,古力志后来成为景江市市长陈大年的得力助手。
随着男主叶知秋见招拆招式的历练与成长,小说的高潮自然指向这两位市级大BOSS的终极PK。叶知秋也自然成为诸多人物关系的枢纽角色。从他的初露锋芒,到身边贪腐的纷纷落马,小说情节演进顺理成章,一气呵成。看得出,楚鱼拥有精湛的故事架构能力,既能以紧凑的笔墨,编制一张清晰而错落的人物关系网,又自然地让整个故事紧紧围绕在男主展开枝节,抽芽生长。明晰有力的架构成为这部长篇佳作的基础。
2.
好的小说作家善于藏在人物的背后升华主题。
有别于其他新官场小说正面人物长篇大论地宣讲正义,楚鱼善于在借书中人物之口,巧妙的阐述主题,或升华意趣。
比如:叶知秋在医院偶遇省纪委书记孔坤之。在叶知秋简单阐述了“极荣最容易转化成极辱”的观念之后,孔坤之点头附和说:
“在尝到甜头后,又喜欢获得更大的甜头和荣誉,甚至为此不的手段。这个时候的‘荣’,就成了障目的叶、绊脚的绳,让他们看不清墙面的路,逃不开挖开的坑,终将闹得灰头土脸,自取其辱……”
可以说,这段阐述,非常符合孔坤之省纪委书记的政治身份。
又如:叶知秋去探望入狱后的王一禾,这位前省信访局局长心生感念,提笔为他写下“荣辱不惊”四个大字,并补充说:
“万事万物,有容有枯,盛极必衰,强极则辱。无论身处何镜,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最为重要。所以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此时的王一禾,已在监狱中幡悟。这段论述,更像是过尽千帆之后的一笑淡然。
观《荣辱》一书,作者在题记中由书画展观书法“宠辱不惊”为缘起,从文中孔坤之义正词严的训诫,到王一禾作茧自缚的反思,一正一反两方面对思辨“荣辱”这一主题进行了生动、丰富、深刻的阐释,巧妙地借助了人物的政治身份和命运走势,不露痕迹地在情节演进中前后照应,升华主旨,足见立意之妙。
3.
丰富的知识储备,织就了小说的肌理。
作家池莉在论述文学创作时,曾说过类似的观点:“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楚鱼在勾织文本细节时,有两种常用的手法:其一是捕捉人物细微的心理描写;其二是用充足的知识储备,丰盈描摹质地。
叶知秋每临大事有静气,常于处变不惊中审慎官场众生的动机与预谋,又不忘在成功脱险后反思自己言行。小说中,大量丰富的人物心理细节描写,将叶知秋身上干练与沉稳,刻画地入木三分。
楚鱼在流畅地走笔中,常常融入一些文化、医学、史学、文学类的小料,来丰富故事的质地。
他对中国“三大名砚”中,洮砚、端砚、歙砚下墨与发墨特色的描述;对黑茶历史、贮藏、运输和发酵工艺的描述;对中医治疗咳嗽偏方的描述;对富阳竹宣纸制作工艺的描述等等,都非常详实有趣,足见储备之丰。特别是对一些古诗词和楹联的引用,既提升文章的文采,又丰富了故事的细节,增加故事的现场感和质地感。
从省信访局副处长,到黎阳县县委书记,叶知秋在官场一路稳健走升。他是拥有七情六欲、矛盾挣扎的凡夫,亦是用心端良、秉公执事的好官。叶知秋的胜出,既是他身体力行官场“荣辱”之道的体现,从根本上说却源于他不媚上欺下,愿意以一颗明镜般澄澈的心随缘应事,孜孜以求。
丰子恺先生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一文中写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不为明日患得患失……我想,这不仅是为政之要,也是每个人直面命运,处变不惊,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精神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