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私语

友说家乡已入秋,温度二十二三,恰如含羞矜持的女子,不凉不火,冷热刚好。

我在的城市还在夏天流连,温度三十五六,蓝天白云,太阳热辣,动一动汗水滴滴答答,这倒是自己喜欢的状态。

从小对汗水的渴望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不是孩子不运动,也不是孩子不努力,汗水它就是不成滴。

有人说,太瘦的人不易出汗,想想小时候的外号“麻杆”,不流汗是有说法的呀。而今已胖成理想的模样,有时候能惊喜地体验到汗珠在皮肤上或滚或爬的畅快,真好。

午间小憩已渐成习惯,以往的奢望成了日常。这亦是福气吧。

朋友说:午间小睡是必须的,你要养成习惯,这才叫好好照顾自己。

初时,芽笑:这些年因了工作的关系,习惯了不午睡。

朋友急得瞪圆了眼珠反复强调:要睡的,一定要午睡的!

仿佛那是一场必修的学业,不完成毕不了业。等到慢慢成习惯才明白个中好处:哪怕只给自己闭目养神的几分钟,整个午后的状态便会大不相同。

那些年死扛硬扛的日子,还是会偶尔从脑海里跳出来,惹得自己哑然失笑。十年汉正街,午休这个词儿是没法搬进自己的词典的。一双眼皮倦到要用牙签儿撑起的时候,依然会强打精神硬磕。有时,姨和客户也会笑:店是自家的,你趴那儿眯一会儿又怕什么?

是啊,隔壁左右的店里或趴或躺都是倦了的人儿呀。

自己的轴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一根筋犯起来一直属“放弃治疗”阶段。

开门做事,客户进门,一眼望见的是一趴在桌上的脑袋瓜子,问是不问?说是不说?这生意谈是不谈?何况睡觉分明是件很个人的事情嘛。

由此,姨和客户认定了这是个迂腐的孩子,不必挽救,从此成“笑话”。

而今,习惯已变成另外的习惯,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起身烧水泡茶,想起前几日喝茶后清洗那小壶,发现那柄壶有了些变化。壶口的茶渍就着流水用手轻轻捋一捋就干净了,不像以往要拿茶巾用力擦拭,一边抚弄壶口一边忍不住就笑开来:这便是传说中的养壶吧?不经意间,这把小壶从得来到今天,随我在异乡已快一年了。闲来彼此陪伴,对品香茗,已算作友了。物与人,人与物,彼此承情,亦是一场良缘。

阳光下,壶身已渐现光润,抚来顺滑,触感亲切,壶身与指腹彼此接纳的感觉,甚是奇妙。

养壶一如养心吧,人到一定年纪,不再棱角分明,磨去了那突兀沙砾,变得亲和宁静,真实笃定,不易被沾染。那些不好的习气就像那壶口的茶渍:沾不牢,近不了身,更入不了心。如此,甚好。

读到一句话:中元节,宜相思。于我而言应作:中元节,宜思乡。

注重礼数的爸爸和妈妈,此时一定已置办好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细心的妈妈会先给吃斋的祖宗单独备好素食。爸爸会一边烧纸钱一边和祖宗们唠嗑儿,仿佛祖祖辈辈一大家子一直在一起,从不曾有过别离。

在我的家乡,中元节祭祖,缅怀先祖的同时,还会单独烧纸钱给孤魂,操持的老人会为子孙们祈福,祈愿祖先的护佑。这节日在丰盛的菜肴里其实是多了一份安稳的,在这祈福里多了一份宽慰,仿佛在祈愿里,祖先已助力后辈心想事成。(๑>؂<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季,尤爱秋。此文写于2005年秋。彼时在一所中学教书。随后不久,作别那间埋葬了我十年青春的学校。原文辑录,算是...
    万绍山阅读 2,292评论 16 13
  • 许久没有更新了,因午间看到一篇关于拖延症的文章,原本打算下午写写东西,就放到现在了。 时间过得很快,...
    墨兰榽阅读 415评论 0 0
  • 早晨五点半,闹钟响了,真想关上再睡一会,就一小会。 哎,不行啊,昨天和一个学生有点不愉快,气的半夜没睡着,将心比心...
    爱普洛斯阅读 685评论 3 7
  • 一叶飘零时,已感觉秋风袭人,秋凉如水,当季节以这种极浅极淡的嫩绿变成极深极浓的金黄时,当街边女人的裙角渐渐变长时,...
    沐雨夕烟阅读 484评论 2 14
  • 秋日进入深处,风吹来越发的寒意沉沉了,厚厚的呢子外套已经穿上了,白色的衬衫外面搭着浅灰色的针织衫,超短裙,加...
    锦肆1994阅读 3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