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敏感期,您关注到了吗?

    2020的寒假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而变得漫长,很多家长也因此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虽然孩子的童稚可爱令人忍俊不禁,但有时也不免被孩子折腾得抓狂不已。

      有朋友反馈说自己3岁的女儿安安一直挺乖的,最近不知怎么了,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哭闹不停。例如吃饭时全家人都要坐在自己的固定座位上,如果有谁调换了位置被她看到,那必须按她的要求换过来,否则就大哭。还有就是自己的毛巾、衣服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上,就连每天睡觉时自己的衣服也是要叠放整齐,放在枕头旁边才能安心入睡。

      相信很多的宝爸宝妈们看到这种现象可能会会心一笑:都是同道中人哦。那么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种表现呢?作为家长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细致、耐心、系统的观察之后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蒙台梭利将其称为敏感期,并提出儿童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6岁)

      当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口型,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就开始进入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2.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熟悉的环境消失,孩子就会焦虑、哭泣。上文中的安安正是处于秩序敏感期。这个时期程序和秩序给孩子以安全感。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尊重、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尽量满足她的愿望,耐心陪伴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秩序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意味深长。

      3.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婴幼儿时期的感官训练至关重要,带领孩子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能够敏锐孩子的感官,产生智慧。

      4.细微事物敏感期(1.5—4岁)

      这时期的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充满兴趣,例如小石子、小珠子、小豆子、小纸条,孩子在这些丝毫不会引起成人注意的东西上,探索和发展着他们的触觉和视觉能力。他们在抓、捏小东西的同时发展了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儿童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与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

      5.动作敏感期(0—6岁)

      孩子的动作敏感期一般发生在学走路前后时期。孩子的动作发展包括身体运动和手的精细动作,家长除了注意孩子的大动作训练,也要注意手部肌肉练习。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促进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当孩子开始关注周围的一些事和人,变得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说明孩子已开始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这是孩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丰富而适宜的环境,满足孩子交往的需求,引导孩子学会日常礼节和生活规范,使其日后能拥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轻松交往。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对于处在书写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对画画、写字的兴趣尤为重要。

      8. 阅读敏感期(4.5—5.5岁)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源于家长的示范引领,令孩子受益终生。正如《朗读手册》所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也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9.文化敏感期(6—9岁)

      这时期的孩子,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家长适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伸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婴幼儿的生命助力,家长若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细心、敏锐的观察到孩子各敏感期的出现,并适时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环境,使孩子们在充满爱和自由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勇敢尝试,收获的无疑就是孩子更完美的成长。

      作为一位大学生的家长,很遗憾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没有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不了解什么是敏感期,也没有给予适时的协助和指导,对孩子真的是满怀愧疚。作为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也庆幸自己现在能够将敏感期理念应用于教学,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故事,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支持。

      任何一个敏感期都有可能蕴藏着孩子未来成功的可能,孩子就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期望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都能以智慧的眼光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让敏感期在孩子的生命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