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会讲故事的余漫。
这位叫沈巍的上海流浪大叔到底有多火?各大媒体上都有报道,而在写自媒体的我也不得不来蹭一下流量。先捂一下脸,我们再来进入正题。
有人在嘲讽这种“网红文化”,说大家追网红都追成了一种病态,甚至还有粉丝举牌,表示大师我要嫁给你。
有传闻,他早年在徐汇区审计局工作,后因妻女车祸、家庭变故,开始流浪。另外还有传闻,他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家中两套房,家境非常不错。
我之前已经写过相关的文章了,也是从教育角度出发的,但写着写着,我发现,我很有必要把这种“孤岛教育”单独拎出来好好讲一讲。它有多么重要呢?它甚至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被社会边缘化,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1、什么是孤岛教育?
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但在看到沈巍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孤独”。明明身处于现代化的社会,还是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早年在徐汇区审计局工作,我想这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了吧?
可是他很“孤独”,他的孤独不是别人不理解他,而是——他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说得再直白一点,那就是他丧失了与社会接轨的能力,主动或者被动的被社会边缘化了。
如果不是先天性的精神病,那么我可以认为他是教育的失败品。
或者大家要反驳我,人家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熟读《论语》《战国策》《朱子家训》《尚书》《左传》等国学名著,金句频出。但站在一位宝妈的角度,他就是教育的失败品,看似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他却丧失了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就像活在一个孤岛上。
我认为,当一个人丧失了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被社会边缘化,失去了社会上的竞争能力与生存力,无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那么他就是失败的孤岛教育。
2、生而为人,必须先成为社会人
做为一位宝妈,我觉得一个孩子出生以后,他需要学会的最重要一件事情便是——学会先当一个社会人。关于社会人,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
社会人是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与"经济人"相对。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我的孩子不一定要做社会精英,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人,但他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从而逐渐的认识自我,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社会成员的一员,绝对不能像沈巍那样,被社会淘汰。
3、与社会接轨,扮演好社会成员的角色是一种必须的生存能力
成功的标准不是挣了多少钱,拿到了多高的文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一个人能不能与社会接轨,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说白了,就是他在这个社会能不能以一种“正常的状态”生存下去。
一旦一个人丧失了与社会接轨的能力,不管是对于家庭来说,还是他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灾难。比如有的家长过于在意孩子的成绩,却没有好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从而变成了一个高分低能的童话,这也是一种教育的失败。
作为父母的我们将孩子困在一座孤岛上,以为只要考了多少分数,考上某所大学,他就一定能够成绩。事实上,除了这些,他更需要的是与他人、外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沟通能力。当他只有扮演好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他才不会有孤单感,不会即使身处人群,也有一种“孤岛感”。
4、沟通与表达,对一个人扮演好社会角色非常重要
沈巍一开始,绝对有想过与人沟通,但可惜的是,不管他从父亲,乃至家人那里,还是后来的工作中,他所接收到的都是“拒绝”和“否定”。一个又一个拒绝和否定,让他不得不产生自我怀疑——是我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一个人丧失了与人沟通,以一种别人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能力,也就等于丧失了与这个世界沟通的能力,最终围困孤岛,成为了社会边缘人群。
所以在小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需要多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让他们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让他们相信——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对方不理解,那么一定是沟通的方法有问题,我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以便让别人理解我的想法。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一岁左右,还不怎么会说话,一遇事情就哭的小孩子,他是为什么哭呢?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为什么得不到满足呢?不管是大人不清楚他的想法,还是大人觉得他想要得太多,不想同意,其实这都是一种沟通的失败。
我们大人需要引导他们的是——你需要以一个正确的方式表达你的需求,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那么你可以通过其他更合适的方式获得需足满足,而不是哭泣。
表示,我姐家的孩子三岁,当在超市看到他最喜欢的奥特曼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哭,而是大胆地告诉大人他想要;如果大人不同意,他会选择向另一个大人求助,或者以后再次询问,依旧不是哭泣,更不会躺在地上哭闹着就是要。
这个能力的锻炼,等他长大了,即使一时发现自己无法适应社会,也会自我调整,通过学习,找到正确的方式接轨社会,从而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这种能力不是一触而就的,需要通过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习与引导,逐步掌握。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庭教育。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无法给予他们一个积极的回应,孩子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心理也就不奇怪了。
有原则的鼓励式教育,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地向他人、外界展示自我、表达自我,从而达到沟通,与社会接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