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记》是今年10月新番,13号首播,每周五更新一集,到现在也只有三集可以看。
这番讲的是个性古怪的出版社职员马缔光也,与辞典编辑部的几位同事合作编写耗时漫长的中型辞典《大渡海》,以及和周围人们相互牵绊的平凡故事。马缔是个怪人,做事一板一眼,不擅言辞,认为表达心中所想不是容易的事;而另外一个职员西冈本身是个没有干劲的男人,对辞典的编辑工作也并不感兴趣,然而马缔的认真态度逐渐让他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编舟记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才刚刚开始有电脑,IT这个词也只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这时候的编辑工作者必须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删除、拼贴、粘结的工作。如果大家看过任何一本字典或者辞典,像《新华词典》之类的书籍,会不会觉得里面的字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疼?而辞典编辑更是很枯燥的一件事。
辞典编辑部的工作是怎么样的呢?职员需要每天拿着词例卡,走路时、聊天时、看电视时,遇到新奇的词语就要马上记下来,然后把这些词例卡收集起来并妥善保管。在要工作的时候,就一张一张的拿出来,在各个辞典中查找并用笔进行标记分类,根据某个词汇在辞典中出现的频率决定是否要收录到他们所要编辑的辞典——《大渡海》中去。
很明显,在现代已经不需要这么劳心费力的工作了,电脑取代了这一切,甚至包括辞典本身。假如说我们现在还想编辑一部辞典,只需要给现存的各个辞典建立一个词库,统计各个词语出现的频率然后根据排序高低进行取舍,最后复制粘贴到一个新的词库中,再打印出来就可以了。况且大渡海的词条数目才28万条,如今真算不上什么大数据。
所以这并不是作者三浦紫苑想要我们知道的,那只是一个背景板,是用来衬托气氛的。他想让我们看到的,是日本所推崇的职人精神,也可以叫匠人精神。这里的“职人”跟中国的手艺人差不多,但又有所不同。
维基百科上对于“职人精神”的定义是这么说的:“追求自己手艺的进步,并对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钱和时间的制约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协,只做自己能够认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弃利益于不顾,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完成。”在日语中有两个词是专门用来形容职人的:一个是“一生悬命”,即把一生都贡献在所从事的职业上,非常敬业;一个是“一筋”,即专注于一道一艺,从一而终。
简而言之,职人精神就是要专心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对很多人来说,辞典编辑总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显得很枯燥无味。但真正用心编辑辞典的人,并不仅仅是把它当做自己的职业,更是当做自身人格寄托所在。在番中马缔所代表的这一群人正是职人的写照:辞海编舟,不顾外界眼光,不在乎所得的利益大小,只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有价值的并为之不断努力。知行合一,这也是一种极致之美。
现在电脑可以帮我们做简单重复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职人精神。相反的,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总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要将职人精神用在工作、学习上,去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