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是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举措。会议要求,要抓好调查研究成果转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专项整治突出问题,最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
《隋唐英雄传》中,程咬金以“三板斧”著称,斧法虽只有三招,但对付敌人却非常奏效。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关键在于“挥”好研究成果“转什么、怎么转、怎么转好”“三板斧”,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向实处着力、往深处拓展。
第一板斧:提高调研成果含金量,解决好“转什么”的问题。调查研究归根结底要紧扣为民服务宗旨,在深入一线、摸清实情、深度思考、潜心研究基础上,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为学之先,须明方向。广大党员要主动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以最高的工作标准、最佳的精神状态、最严的自我要求,淡化形式表现、突出质量导向,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良方,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确保调查研究有生命力、有战斗力、有正能量。
第二板斧:激活成果转化动力源,解决好“怎么转”的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既要‘身入’更要‘心至’,只有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推动调查研究成果深度转化,才能激起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智慧涟漪。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每名党员都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是激活成果转化的“最小单元”,要真正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更要充分听取群众的真知灼见,及时跟进时事发展前言,把调查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固化为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作用,强化成果运用,破解调查研究成果转化难题。
第三板斧:用好群众问效检验尺,解决“怎么转好”的问题。调查研究成果是否真正转到位、转的好,关键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问效的标尺,这就需要进行多方面检验、多角度衡量,从而确保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为学之要,贵在自胜。要不断加强对成果转化的督导问效,用好群众问效检验“指挥棒”,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公开化奖惩,对转化好的调查研究成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广大党员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同时,更要避免“一刀切”和“拍脑袋”等问题,防止走入“唯数量”误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调查研究非一蹴而就,主题教育也不是一时之功。广大党员务必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通讯员:杨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