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驱力,少年可以大不同

4月10日,又迎来了一节新的远山博学课,本期授课教师是陈瑜老师,她是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创始人,是国内第一批深入研究少年厌学问题的心理专家,出版了《少年厌学》《少年发声》等著作。上课前,我就给孩子们介绍了她,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关于学习的问题,期待向陈老师请教。

陈老师以一个发现开启了课程,厌学的孩子没有动力,觉得学习没有意思,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而乐学的孩子则是有内驱力的,他们找到了自己热爱和使命。结合班里的孩子情况,也正是这样的,爱学习的学生都不是教师天天逼出来的,他们自己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而那些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的孩子,从来都不会认为学习是重要的事情,即使考个很糟糕的分数,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在他们心里,学习与自己没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内驱力就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愿意做一件事,甚至付出努力。

陈瑜老师通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孩子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成绩不代表一切。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并不能证明成绩不好的就没有幸福的未来,也不能肯定成绩好的未来就一定幸福。班里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兴趣、天赋、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就不能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要站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到自己一生热爱的事情。

陈老师教会学生的写好时光日志和我的3份5年计划的行动,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且易行动的事,通过好时光引导学生找到让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通过5年计划找到有意义的事情,一旦孩子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和坚持的方向,孩子内心的自驱力就会被点燃,人生的主动权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教育是唤醒,而不是灌输,今天的课程希望成为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有一天开花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