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喂,妈,你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啊,平时不都是周末嘛,今儿咋提前了?”
“小晴啊,吃晚饭了吗?我给你打电话想打就打呗,哪儿那么多说头。那啥,你那里冷了吗?多穿点衣服啊,别冻着。”
“呵呵,没事。妈,你是有啥事吗?”
“哦,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那个,你爸说家里没钱了,咱家新房子安装门窗玻璃又花了一万多,本来预算是够的,都怪你爸,听安装门窗的人忽悠,多弄了个推拉门,多花了三千多,这不,家里玉米还没有卖出去。我在你妹妹这给她看孩子,等她出差回来,我也会给她说的......”
“哦,这样啊,那我过两天给我爸打点钱吧......”
......
挂上电话,阮晴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从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结婚,她逢年过节都会给爸妈寄些东西和钱。婚后,丈夫人也不错,每次都是主动提出给岳父母打钱,这次阮晴家盖房子更是,主动给了两万。还说,新房子盖好,年底再给岳父母买台大电视。阮晴心里有点过意不去,毕竟他们也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就提议说,要么过年的钱就少给点吧。丈夫倒是很大度,说现在电视都这么便宜,瞧你那抠搜样,今年你家刚盖完房子,估计钱也花差不多了,你还少给,说不过去啊......
阮晴一直庆幸有一个这么孝顺自己父母的丈夫,他们小俩口已经商量好了打算年底送给父母的钱和物件。可是,妈妈要钱的电话这个时候就打过来,多少让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是不愿给,也不是给不起,只是妈妈的语气中,没有客气的意思,很明显这钱就是向她要的,理所应当。阮晴为自己的这种不爽有些自责,“难道你忘了之前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时候了吗?反正都是要给,爸妈张不张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矛盾纠缠了阮晴一晚上。类似的记忆如猛兽般涌来,她觉得很委屈。
02
记得那年她刚毕业,对未来怀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好好工作,和男朋友一起攒钱买个房子,结婚生子,孝敬父母。她再也不是只会伸手要钱的无用之人了,以往每次向父母要钱都感觉像割父母肉一样的自责无奈。她要努力工作挣很多钱,再也不要父母整天为钱发愁了。工作报到前,回家小住,离开前那天晚上,爸爸很郑重的给她说:以后要好好上班,平时能省就省点,尽力攒钱,先把咱家房子盖起来,你也知道这几年供你姊妹俩上学咱家都掏空了,还欠着几万块钱。我也想过了,也就这时候你们还方便点,以后结婚养孩子,估计你们攒钱也费劲了......
阮晴那晚什么也没说,只感到沉重,还有无尽的委屈。
就这样,阮晴开始了象牙塔外的新生活。第一个月工资,她先给爸爸买了个手机。过年时,给了父母三千块钱。她刻意不去想家里盖房子的事情,刚开始工作,工资有限,想也没用。工作第二年,男朋友提出结婚,他们的钱也差不多可以付个首付了。男朋友家是城市的,父母已退休,退休金也不多,更何况父母身体还不是很好,平时自给自足是没什么问题,可结余也有限。他们的小日子只能靠自己,他们也没打算靠家里。可是提到结婚,问题来了,阮晴家是农村的,彩礼这回事恐怕是免不了的。自从她把结婚的想法告诉爸妈后,爸妈就时常在电话里跟她唠叨,村里那个谁谁谁家里嫁女儿了,要了多少多少万彩礼,谁家娶媳妇了,给了多少万彩礼,这还是最低最普通的。又说,咱家房子这么破破烂烂的,怎么办喜事啊,村里人会怎么看咱家啊.....
那段时间,阮晴郁闷的不行。一方面,她觉得不该向男朋友这边要天价彩礼,更何况,男方这边条件也确实有限。这个彩礼他们本就打算自己出,没想向男朋友父母要。可凭他们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离父母口中的“最低最普通”还是有些距离啊。另一方面,自己父母这边,讲道理是不太容易讲通的,毕竟村里这些年婚嫁彩礼都已是铁律,谁家也不能免俗的。再加上,房子,那个一直压在阮晴心底的房子......她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她很自责,自己为什么只能挣这么点工资,自己怎么这么无能......可是不管想再多,于现实都于事无补。她只能等着。那段时间,她一直没有给爸妈打电话,她不知道怎么去面对。
后来还是妈妈主动打电话过来,说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打电话,说和你爸商量过了,把咱家旧房子先简单装修一下......
就这样,磕磕绊绊,勉勉强强,阮晴爸妈在旧房子给他们办了婚礼,也勉强接受了他们给的三万块的算是彩礼吧。
后来,阮晴才知道,她提出结婚想法的那天晚上,她爸爸在家里喝了很多酒,伤心的说,养你们俩女儿有什么用,供你们读书上大学有什么用,如今钱没钱,房子没房子......
03
好在这一切不愉快都过去了,如今在爸妈的辛勤劳动下,再加上这几年,她和妹妹的帮衬,家里还清了外债,也盖起了房子。阮晴的丈夫,因为她爸妈没有强要天价彩礼,很是感激岳父母的体谅,平时孝顺有加,每次见面都会很大方的给钱给东西。
可是在阮晴的心里,始终有一片阴影,关于她的父母,她不知道该如何坦诚不公的面对。小时候,爸妈整天下地干活,辛苦不言而喻,阮晴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村里邻居都夸她懂事。可是,她哪次做饭要是没做好,再赶上爸妈心情不好,她会挨爸妈唠叨;她爸爸有时候会让她跑腿去买烟,平时还好,有时候是晚上,虽说小卖部离自己家并不远,可是村里没有路灯,她害怕不想去,她爸爸会生气,她还是会硬着头皮去;她觉得父母这么辛苦挣钱养家,她一个只花钱不挣钱的人是没有资格有什么异议的,她一边体谅一边自责。上大学后,她像大多数人一样,报喜不报忧,可放假回家,她听到爸爸对邻居说,小娃们在外面比咱吃的好,她的心疼了一下,什么都没说......工作后,有一次说起盖房子,她妈妈说,你们在外面借钱总比我们在家里好借吧,她听完,有种溺水的感觉.....她妹妹倒是比她洒脱,直接给她爸妈说,我们不是你地里种的韭菜,时候到了就可以割了!
妈妈都张口要钱了,阮晴没有不给的理由,丈夫倒也没什么意见,只是问了她一句:你了解你的父母吗?
04
严歌苓在《无出路咖啡馆》里说: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一个人不必再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
伍绮诗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阮晴说:我很羡慕这样的人,可是对于父母,不仅仅是“讨人欢喜”和“期待”,最重要的,还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