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情绪时好时坏,把之前看的一些东西和体会写出来,主要为自己理清思路。
首先,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外界的事物又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
《关键对话》里有个例子。
小美是一位创意文案人员,她现在感到很烦恼。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她和同事小明刚刚和老板开完创意审核会议,在会议上两人应当共同演示一起构思的创意。令人气愤的是,小美会间出来休息了一下,小明趁这个工夫自己完成了演示。小美觉得小明是在故意贬低自己的贡献,整个会场成了小明一个人的表演秀,小美既羞辱又愤怒。
场景一:会后小美对小明冷嘲热讽唠叨了几句,面对小美的风凉话,小明感到莫名其妙。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生气,很快对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和对自己充满敌意的行为感到讨厌。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再次合作时谁都没有好脸色,这样怎么能好好工作呢?
场景二:小美试探性地向小明描述观察到的事实,说出感受想法。小明为自己的做法道歉。他解释说是就一些争议和老板进行讨论,后来才意识到,在小美不在的情况下确实不太合适。通过这次对话小美得知,原来小明紧张时话比较多。后来他们商定以后两人各承担半场演示。
再举个和小伙伴们讨论过的例子。
你走在街上,有个帅哥(美女)看了你长长一眼。你会猜测TA的动机~TA对我感兴趣吗?我身上有灰吗?还是其他。你作出了判断,觉得TA对自己感兴趣,你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了,心里有点儿甜…
我们在观察外界事物、他人言行之后(有个颜值高的人看了我一会儿),会给察觉到的赋予某个意义,猜测背后的动机,且加入自己的判断(TA对我感兴趣)。在这些猜测判断即你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产生感受(心跳加速),感受触发了情绪(甜甜的)。
或许你会觉得是衣服上有东西而自己看不到,对方只是友善地一望。你顿时感到有点难堪,心情有low,把视线移开。
依这个模型可以看到情绪、行为是自己的想法制造的,可以认为情绪也是一种行为,是在自己想法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自己的其他言行举止一样。不过情绪,或许表现出来外人可以看到,或许隐藏起来,只展现给自己。
当然,我主要想谈负面情绪,人们为了想改变自己的C,大多数只会关注到A。会觉得我现在的感受是唯一正确且真实的,我的想法是唯一正确的。《情绪急救》里列举了常见的7种负面情绪,分别是拒绝、孤独、丧失与创伤、内疚、反刍、失败和自卑。
拒绝
被拒绝人会愤怒,不理性;或许会伤到自尊,降低自我评价,没有归属感。
孤独
会让人变得冷漠,抑郁,诱发心血管疾病。孤独的伤害不亚于吸烟,而且孤独会传染。
丧失与创伤
失去的可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东西,爱宠或是人。经受这种情绪,生活会被打断。第一次一个人吃饭,第一次一个人走路……每一个第一次都在提醒你你失去的那个人,那个东西,那回不去的时间。
内疚
一个人平均每天两小时轻度内疚,女人比男人多。分为未解决内疚(比如从前亏欠过谁,而一直未解决)、幸存者内疚(大灾难后唯自己存活,而身边人都不在了)和分离内疚(妈妈出差时间长会对孩子、家人有内疚感。内疚会导致自我谴责,自我攻击。)
想起了祥林嫂总是坐在门槛上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春天…”
失败
导致自信心受挫,积累成被动无奈的心态,多焦虑。
自卑
抗压能力减弱,且抑制外界的正面反馈,比如将别人真诚的表扬当成挖苦。或者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容易受欺负。
反刍
不久前的事情,或许多年前的事情,一遍一遍在脑海中上演…
我一遍一遍地,经受当时的感受,沉浸在以前的情绪里。被戳着同一个痛点,被咬噬。有时候甚至会上瘾,主动地回想,去找虐……记忆力太好,有时也不是件好事哈
除了这些,还有愤怒、紧张、沮丧……
其实,别人的言行、外界的事物(比如下雨)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让自己感到烦躁,害怕,愤怒,无助,自卑,受伤害……无法驾驭情绪就会变成它的俘虏,深陷在里面。
怎么做大概也猜到了,即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想法是主观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有方法控制内心的想法,我们就能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行为回顾
你是否曾难过呆坐了好久,是否愤怒攥紧拳头,是否烦恼地写着越来越潦草的笔迹……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否过分了,行为是不是偏离中线。
1、审视你的行为表现
积极地向内心承认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去否定它,去骗自己。
2、思考情绪和行为背后的感受
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人们说自己感到气愤,可实际上他们的真正感受是尴尬外加几分诧异;遇到侵犯时人们会说自己感到伤心难过,可实际上他们的感受是受到了羞辱和欺骗。为了更好理解自己的想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感受是非常有必要的。
3、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
在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看到有一句话:“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也是啊,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人类能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被称作元认知能力。每个人都有元认知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可以破除刚才的错误观点——我的感受是唯一正确的,我只能这么感受。
要敢于质疑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想法,因为想法可能只是对事实诸多判断的一种。
《关键对话》和《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里列举了几种错误的想法模式(错误的B)
(1)恐怖化(担心未来)
“万一……会……”这种模式会将事情想的过于严重,各种担心把自己吓到,焦虑不安。大家有没有赶火车赶飞机的经历——马上到时间了出租车怎么这么慢而且堵车!急死了急死了!赶得上赶不上把自己吓够呛。事后都知道着急没有用,可还是会着急。
有这么一个实验:你可以每天写一个纸条,写上自己最担心的事。团一团丢进一个盒子。写上两周,然后再等上两三周,因为担心的时间已经过了,打开纸条再看看,发现90%以上的担心根本不会发生。(我写过,90%以上的事情都发生了…可能我所担心的是“大”概率事件吧)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对将要发生的事总带着深深的忧虑都是恐怖化。
(2)应该化(活在过去)
我当时应该这样就好了……
我当时不这样就好了……
人和事都应该朝着我要的方向发展;某件事出错了,肯定是有人出了问题;无法忍受在重要任务上的失败……
这就是活在过去还没有接受现实。已经发生的事再怎么艰难,但存在即合理。它就是合理的事,只能接受。那看看现在,我们怎么能更好。
(3)合理化(化身无助者)
颓废,缺少动力激情。感觉一切都没啥好努力的,都无所谓。
这种想法是在为我们消极面对问题的行为寻找借口,让自己在很多困境和责任面前可以置身事外,心安理得。
(4)大反派与受害者
发生了一件事,你和对方都有过失,你也许会把责任都推给对方,只给自己讲述带有欺骗色彩的故事,夸大自己的无辜,放大对方的错误。对方是个大反派,而你是个无辜的受害者,嗯,最后,你把自己给同情了,感动了,自己摸着受伤的心蜷缩着,感觉整个世界都亏待自己。
二、分清想法与事实
想法不一定是事实。世界上大量的烦恼是我们推理出来的,不是事实。
1.如果想法≠事实
事实是客观,已经既成,而观察者的想法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不同,我们只能顺应事实,接受事实,改变自己的想法。
(1)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在一件事情中,你也是参与者,也负有责任。通过分析自己的责任,你可以意识到你对问题的认识有多偏颇,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忽略自身错误,夸大对方的错误。比如你的同事总是把脏活丢给你去做,你经常感觉到自己被人利用。但是你没有对自己提到的事实是,每次上司夸你勇于承担责任时,你都乐的合不拢嘴,而这却对同事都不曾提起。
(2)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我们容易给对方贴标签:他这个傻子,什么都不会;他总是只顾自己,不尊重其他人,眼里只有自己……
对方是个正常人,也有人性,也有理智。我们应该去想,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问这个问题,目的并不是要为对方的错误行为寻找借口,如果他们确实有错,我们以后可以找机会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对方的行为,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3)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想要的现状吗?要实现这些,我该怎么做?当开始思考这些时,也就不只是抱怨,对现实无所谓了。
(4)活在当下。过去已成定数,未来不可期,像papi酱所说,跑下去,天自己会亮。
2.如果想法=事实
既然已然是事实,而且想法和事实一致。那问问自己,我能不能在现在做一个更好的选择(无论想法和事实一不一致)。
我可以选择接着沉沦或者抬头看看雨后的星空。
人无时无刻都有选择的权利。就算纳粹把枪指到一个老犹太人的头上,那个犹太人也选择说:“孩子,我明白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原谅你。”
更好的选择,要对自己有好处,对对方有好处,对这件事有好处。像文首提到的例子,小美可以选择去找小明沟通而不是冷战。
我觉得任何情绪感受都是有意义的,许久以前的,记忆犹新的或是正在经受的,长成了我的血肉,组成了我的心。他们让我更深地更多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看待之间的关系。
而选择,从懵懂儿时晃荡到现在,小到吃包子还是馄饨,先刷牙还是先洗脸,中到面对XX我是抓住还是胆怯放手,大到选择牵手的人,在哪里定居……
对于以前的我们来说,未来是不确定的,可大大小小的选择以及我们每次面对选择的态度、想法让我们走到了确定的现在。现在的自己,当初又有几个能看到呢?而今抬头一看,前面又是不确定的未来。
我把控不了的太多,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
然后呢,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