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草乙
网络时代,我们可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获得各种信息。而且,很多人自从离开学校以后,基本上就与看书无缘了。网络信息中,数字阅读的碎片化、图片短视频的冲击,宁愿多刷一会快手抖音,也不愿意多看一眼书。这种时代,人们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速推进,“图书”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单纯的文字概念。此“书”非彼“书”。我们所说的书,当然不是以电子设备呈现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纸质书。
我对纸质书可能是有一种情怀在,小时候,直到还在学校读书期间,我所看过的基本所有书,都是纸质书。而且,它的翻阅手感与收藏价值,是电子书永远无法替代的。
但是据京开研究院图书市场年度报告,2018年新出版的图书平均定价已涨到68.5元。进入书店,随手一翻,一本书的定价逼近甚至超过百元已经稀疏平常了。我有时候就在想,二三十元买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涨价甚至会让我有一种,买书就像是在买一件奢侈品的感觉了。是书价涨得实在太快,还是我已经太久没有买过一本书来看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这是读书人的事,读书人谈的钱能叫钱吗?
目前的出版业可以算得上是良心产业了,毕竟大多数图书的利润只占了书价不到两成。但是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纸价上涨,确实让图书不得不“自我升值”。许多编辑面对书稿,定价低了怕亏本,定价高了怕卖不掉,在左右为难中,向命运低头。
其实涨价对真正的读者来说,并不会造成什么质的影响。真正的读者是不会在意那几块钱的浮动,只会存在制造了太多的图书,他们觉得觉着为它们花钱不值当罢了。而那些根本就不读书的人,涨价能关他什么事呢,以前没买,既然涨了,那就更不可能再买了。
对于书价,最直接的感受者,恐怕就是书店了。图书涨价,出版方压力大,而在下游,实体书店的生存怎么办?几年前,电子书大肆横行,实体书店经历了关店潮。而近年来,大量品牌书店又开始快速扩张,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在这里,不仅能看书买书,还在商品结构中加入咖啡、文创等多元产品,甚至听讲座、买衣服、体验亲子活动等。但是价格,可想而知。
现在的书价到底算是一个什么样的价格呢?举个例子,一杯星巴克35元左右。其实一本书,也就两杯咖啡的价格。这么算算,也不算贵,只是,我们没有太多的关注过而已。没有关注,所以才会让我们有一种错觉,看书已然成为了一种奢侈。
读书,不但能提高个人修养,对自己性格塑造也有很大帮助,而阅读的过程也是沉淀积累、净化心灵的过程。但是书价的上涨,不知道还会有这么多的人,能为沉淀自己而付出更多的金钱吗?其实,会看的依然会继续看,不看的也不会看,不论涨还是跌。
都说书籍是人类灵魂的外衣,衣服贵了,难道我要选择裸奔吗?
文草乙∣与世界讲和
你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