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遗想,这场雨真好,它救活了我的蔷薇。
她把几株蔷薇并排种下的时候夏天已经进行到一半了,那本不是俸养生命的好时节。更糟糕的是她那时候魂不守舍地秉持着养多肉的经验,没有浇水。
等她终于无聊到想到去看一眼的时候,蔷薇叶子都已经落得差不多了,她把落下来的一点点收集起来,太阳太大,稍微一用力就能捏碎。看到发皱的根茎,她麻木的心好像被钝器拉了一下:它们还能活么?
然后就难得的开始如约在每天太阳落山的时候给它们浇水。连浇三天也不见有起色,然后天就开始下雨。她站在雨里,瞪着那三株无精打采的花苗看了几分钟,提一口气想,这场雨真好,它救活了我的蔷薇。
其实应该是也许。
其实她也不是非要这几颗苗子活下来不成。
她只是太需要希望了。
她成长到不被虚幻的东西欺骗,却还没得到营造真是希望的能力。
而现在,她真的太需要希望了。
人在极度渴望一样东西却又无力得到的时候轻易地就会在不相干的事情上过度。
比如疯狂地摄取食物,又疯狂地拒绝食物。
比如疯狂地让生活复杂,又疯狂地让生活单一。
比如疯狂地反思,又疯狂地堕落。
取跟舍都失去了节制。
而没有希望,让没有节制这种情况也变得没有节制。
除了拥有呼吸,这种状态让她绝望地想起了简嫃曾在书里描绘过的玻璃婴。
偶尔,沈遗也会想着挣扎一下。去市场挑拣回来大量的花苗,就是她跟这种状态对抗的难得的行动之一。她本意是想让自己周围美好起来。如果自己不美好,周围能美好起来也是好的。可惜她找不到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模式。
机械的重复意味着单一,但也意味着能保底的幸福。合理而高效地安排好自己日常经纬度的人当然能获得高级的幸福,但是这种人需要极大的热情、至强的行动力跟专注力,她没有,好在她可以模仿。偶尔模仿也好。就在疯狂地反思又疯狂地让生活复杂的节点里模仿。在那个时间里,多少还是能看到希望的影子的。假装那个能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姑娘是可以被自己热爱的。
所以她看同一本书,告诉自己是在专注;听同一个电台,催眠自己是在学习;跟同一个人见面,认为每一个人都该被全心全意对待。假如自己很少得到,那就多去散播。当她需要去跟其他的人类交流的时候,她就打起精神用她偏执的价值观武装自己。
但她大概收获甚微,不然不会这么孤独。
夏天最常见的是暴晴,然后就是暴雨。下暴雨的时候沈遗就躲在屋子里,看着外面一片沸腾,还有清凉。雨一旦停下来,天地就又被烈日接手。沈遗又重新喜欢上了这样的天气,暴力、简洁又爽朗。喜马拉雅里她喜欢的女作家用她温柔的声音讲每一个经历跟典故。被阅历沉淀过的声音,听起来确实让人醉。她迷迷糊糊地被蛊惑,觉得那样真好,心里又开始经营一盘棋。
一盘棋走完,情绪里渗入了些兴奋,指引着她出去跟太阳见见面。出了门,头一偏,看见墙角并排的三株蔷薇,绿色的叶子好像多了。她小心地踏进泥泞里去检查,其中有一株顶头上生出了暗紫红色的新芽。
仔细地巡逻检查之后,沈遗想起来之前看到书上写,蔷薇是格调低下的乡野之花。可她不过是想见识茂盛的生命力跟繁花似锦。所以才带着点儿跟年龄不合的不服气把它们移回来。
如今看着这新长出的嫩芽,好像就能看到它们爬满墙的繁华景象。沈遗想,这场雨真好,到底救了我的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