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在深的小姐妹小聚一餐,谈起当时一起毕业的同学,惊呼原来已经快两年了,再惊呼原来某某们都已经不在当时那家单位了,有些同学已经接连换了好几份。
当时毕业季一到,对于踏入工作的我真的是诚惶诚恐,紧张忐忑不安。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去网上偷师学习,一般都会多准备几道常见的面试题目,比如其中有一道就是——你如何看待这份工作?或者是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或明或暗的涉及到一份工作,更具体化的是你准备在这家公司呆多久。对于这个问题,也不知打哪里来的数字3-5年,在面试这个坎门上被封为“金科玉律”。那时候的我真的以为,一份工作会做的长长久久,不敢想做一辈子,至少也会好几年,而好几年大概也就是3到5年。所以面试那会一谈起这个题目,我回答的话语里显得特别的真诚。
可能是我从小循规蹈矩,身旁围绕的也是很多遵循规则做事、遵循人生“公序良俗”轨迹发展的朋友。我们这帮人对第一份工作很紧张,总是在有限的选择里三挑四捡,生怕选错了就是一辈子的祸害源头。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现在是找工作怎么搞得跟结婚似的,结婚了两人不和也可以离婚,难不成工作还绑我一辈子。说真的,我当时真还闪过类似的念头,从小不自知,不独立的我,做了人生的第一次完全独立选择——这就是当时我的真实感受。而这样的选择在现实和理想间不断被论证,很快我就动了离职的心,却迟迟未换工作。
那时候工作刚刚起步,入职还不到两个月,就似新婚的夫妻刚度完蜜月,在旅途中一一的确认了对方与自己不论生活轨道还是人生理想,在三观层面上存在诸多不和。你是离开还是留下来,我当时犹豫了很久,心里的天秤时刻左右摇摆——一边是狂呼着离开的心,一边是犹豫再三的留下来。
离开吧,重新选择开始,在一一验证无法吻合自己预期的工作里,趁着自己暂未虚耗太多能量之时早点离开。留下来的我不仅没有心思工作,更多的是带着随时离开的心态在这里一天天的赖着,因为终究明白自己会离开,所以不愿意在自己不长留的岗位上太多的努力,应付是我脑海里时刻膨胀的想法,有时候我觉得它已经长大成了坏孩子。而留下来,试着留下来,我也常常劝自己,时间太短了,很多事情你只看到表面,有些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你都要用时间去获得。尝试着用好的心态,用努力的状态去面对每一天工作,其实也不会太糟糕。对待那份工作就像我过往对待感情一样,我知道自己终究会离开,但在离开之前还是愿意用深情的眼睛再看你一遍。我是一个太过被动的人,从不敢去主动结束什么,做出什么决定,直到所有空虚的日常已无法支撑我每个月物质上的开销时,我不得不辞职。最终让我做出决定,还是因为穷。
辞职后的我,除了工作空窗期的忐忑和不安,更多的是轻松。于是我一改往常被动的交友模式,经常主动的约上三两好友小聚一番。其实说实话,我心底里的忐忑不安更多来自于那个决定——在你还没能遇到更好的下一份工作时,你总会想这个决定是不是做错了,懊悔的心里会时常侵蚀你的大脑,我很怕自己被打败,所以我想在朋友的口中得到言语的支持。幸好,即使是多时未见的朋友,不论关系如何,大家都真诚或出于客气,纷纷道贺我“脱离苦海”。除了“道贺”,我惊讶的发现,原来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辞职的人太多了。
因为专业原因,身旁很多朋友一毕业就进入各大银行工作,一年不到,不是调岗成功就是辞职换岗的不在少数。银行算是金融毕业生的主流轨迹,我们大多看着师兄师姐的毕业队伍蜂拥般的流窜到各大银行各大岗位,也听过长辈们的敦敦教诲,在第一份工作上很多人还是愿意并且殷切的希望成为一个“银行人”,然后在前几个月的打磨中,他们开始深刻的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却有可能是我父母需要的,我的生活来源所需要的。
默默是那群离职的“银行人”的一员。辞职的那天她特地跑来广州和我胡吃海喝了一顿,那时候我刚换了工作稳定下来,心里自然是高兴,默默也很高兴,她说这个决定她想了十一个月了,终于成了事实,看着辞职流程走完的那一刻,她说她简直要哭了。“她父母也哭了,他们觉得我自己毁了自己,放着一份好工作不要跑来这边折腾,我是傻了吗?”默默嘴里还咬着羊肉含糊不清说了一通,默默以往的工作可谓真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就是很多人的毕业工作指南吗。但是我不开心,这是默默给这份工作划上句号的原因。
为了找工作,还尚在单位上班的默默每天上班到十二点,下班后还来不及吃饭就骑着摩托车去高铁站搭轻轨到广州,然后在地铁折腾上一两个小时,及时且准时的赶在约定的面试前到达。那时候的她往往已经饿得快发昏,来不及吃饭只能先整理好着装,给自己打气信心满满的走进面试场。有时候运气不好,碰上公司一天约了太多面试者的情况,她只得有耐心的等着,等到结束自己的面试天早已暗了,自己也饥肠辘辘了,只能简单的吃个便餐又折腾着坐着轻轨回到自己的小镇,一番洗漱一闭眼再睁眼又是明天的工作。每天都很累,而支撑自己的就是坐在轻轨上看着被抛在身后的小镇是如此的宁静,而此刻即将到达的城市正在沸腾。默默说,这种情怀也就是偶尔能撑下去的信念,更多的还不是如果我没能在那段时间找到下个安家之处,人最容易被衣不蔽体的生活打败,那我只能回到从前那个单调的生活里,做机械钟上的一个齿轮。
“害怕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了”是身边很多朋友离开上一份工作的原因,即使是很俗气又是真理的说起薪资太少了,也是害怕自己这辈子就领着一小口袋薪水过活。当然也有很多因为理想而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创造去挫败,却能充盈自己的内心的活着。海岛姑娘横跨两千多公里北漂只为写自己喜欢的剧本,又因为这份炽烈的喜爱,在无所依靠的北京搬了三次家,因为换了三份工作。她从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决定,这样自己反而能够勇敢的负起责任。换工作真的很累,尤其是你之前的工作还不赖薪资也够高,可是做着心里就是不舒服,或许就像情人总会分手一样。只是一次成长,没必要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
第一次听到“吊死在一棵树上”的说法是我朋友的爱情故事,明明那个男生很渣,自己却不知为何就是舍不得离开。或许就是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养成的习惯,虽然你不足够好,却想要你在身旁,日子好像才完整,而所有的情感里的痛苦时常被那男生一时半会的甜蜜麻痹。真正让她狠下心选择离开的是去年的一次出行,因为贪玩她整个人从飞驰的摩托车上摔下来,虽然无大碍,左腿却裂了几道口子,生疼的厉害。原定第二天是大伙要去海上游玩的,朋友生怕下海水感染了伤口不想参加此项目,不料男生却生了一晚上闷气,还谴责朋友娇气。生怕男生游玩不开心的朋友第二天还是下了海水,照顾了男生的心情,自己的伤口却裂的撕心裂肺,被感染得肿胀的左腿几乎无法站立,男生却丝毫不怜惜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不就摔了一下哪有那么严重。”最后还幸亏是旅店的老板帮朋友清理伤口才能幸免细菌的进一步感染,最后才能一瘸一拐的回国躺了半个月。朋友说,明知道他不好,第一次知道他这么坏。朋友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因为害怕去面对新的人事物,所以宁可退缩回到这个囚禁自己的小牢笼,这种安全不是因为爱,却是因为熟悉。
熟悉和习惯麻痹了我的大部分神经,没有期限的像是永无止境的时间里,五天班两天休息,日子像车轮有条不紊的转动,我也成了钟摆上的一颗齿轮,机械的重复每天的生活。想到一旦要改变是痛苦的,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不改变,你时常会念起你的痛苦,那是永恒的。x现在也说不清为什么要辞职,或许是害怕这种太早慢下来的工作步调会麻木了自己,脑袋太久没用真的会变笨,听说变笨了人会不好看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我遭遇了不管是感情还是生活上的死结,那就是所有美好的情怀和人事物堆砌的壁垒抵挡不住这股生活不堪重负洪流的瓦解,因为没有情怀,现实更容易衡量。
原因显而易见,我今天发年终奖了,垂泪一百遍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