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汾和孩子们在上课,门外有人用棍子敲门,同时在走廊里喊:“曲棍球!”孩子们贪玩,立即就跑去玩曲棍球,顿时教室乱作一团,脚声和说话声顿响起一片。
只有一个叫萨金特的孩子没有走,他捧着一本打开的练习册本,慢慢走过来。头发乱乱的,很瘦的样子,看样子他有些迟钝,戴着眼镜无神的眼睛仰望着,看似有些乞求。
孩子手捧着算术本,字下面是斜斜的数目字,还写着他的名字。他走到斯蒂汾身边说:“老师,戴汐先生叫我全部再抄一遍。”
斯蒂汾问他现在会做了吗?孩子说十一题到十五题会做,他说是戴汐先生叫他照着黑板抄下来的。据他自己回答还是不会做。
斯蒂汾坐在孩子旁边解题,他用了一些方法教孩子重新把这些题做了一遍。然后再问孩子懂了没?孩子说会了。孩子重新抄录数字,一边抄一边很是期待老师再次给他讲解。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学习,都有先理解的,也有不会的。就像这个叫萨金特的孩子,他的理解可能要比别人慢一些。慢,没关系,不会,重新来过就好。花,也不一定是在一个时候开的,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老师和家长静待花开就好。
当孩子做好题后给斯蒂汾看,孩子谢了斯蒂汾,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斯蒂汾让他拿上球棍去找同学们玩,孩子高高兴兴往同学那里跑去。孩子嘛,都贪玩,只要听说可以玩了,高兴得像跳舞一样。
这是斯蒂汾一天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他在这一天漫长的开始。当然,他后面还会发生其他的事情。斯蒂汾是部作品中的一位主人公。
作者写老师和学生的对话间,用到了一些隐喻和典故。比如孩子走到斯蒂汾身边,要请斯蒂汾帮助解题,斯蒂汾在练习本解题。原话是:“练习本而面上的代数符号在演出一场字母的哑剧,它们头上戴着平方形、立方形的古怪帽子,来回在地跟着庄严的摩利斯舞......就是这样:摩尔人的幻想的产物。阿威罗伊、摩西.迈蒙尼德”。
这里的摩利斯舞是种禳灾祈福舞蹈(原注释还更长,这里只截取了最关键部分)。阿威罗伊是十二世纪的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磨西.迈蒙尼德是十二至十三世纪的犹太哲学家、医学家,二人对亚里斯多德哲学思想 有深入的研究,对中世纪西方思想界(包括斯蒂汾信服的十三世纪天主教哲学家阿奎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看吧,就是这么一个解题的动作里就包含了几个典故之类的知识点,不看翻译的注释,真的不知道讲什么意思。这本书,难读的地方就在于此。
有时候,一页里面的注释就占了一大半。这样看书,真的看不快的,我也只能逐字阅读了。书里像这样的情况还多。看到这些地方,我甚至是有些怀疑作者是不是故意在卖弄他的文采?
而其它的读物里,一般只有历史类以及其它专业性很强的书籍里注释才会很多,像这样的小说类读物里还是极少见到的。
当然,这本书又不同其它的小说类读物,作者这样写他是有某些暗示的,暗示《荷马史诗》里的英雄在回归的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
正如昨天在文章里讲到的一样,如果不事先做一下读这本书的准备,读它不是一般的吃力。就是做了准备,也不一定能全懂,这就是读这本书的难度。
为会我要讲这段主人公和孩子们的事,一个是想说主人公的职业,另一个主要是和孩子们有趣的事,因为我们曾经在学校里读书也发生过和这段文字里差不多的事情。
有难度也得上,虽然难,这不也正式开始了嘛?只要认真读,慢慢理解,还是能够读出其意。
这本书写的是一天的事,但我不能一天把这本书的意思将其理解完,会用很多天的时间来讲我读这本书的理解。
好啦,今天先到这里,明天继续讲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