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 觉醒的父母,觉醒的教育
信: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相信孩子可以改变”
愿:发愿学习――改变――成长
行:先听课,后行动实践(灵活运用)
——施教者和受教者都不开快乐——讲的真好
【二】孩子的成長規律,往往被認為是不好的行為――不要舍大求小
孩子成长规律
大:心智成长 小:飞速提高
大:全面素质成长 小:一两个兴趣特长
【三】教育的类型
A、放任散养型:树大自然直(外部环境太复杂,容易受染污)
B、棍棒式教育:马上……马上……(长大成--奴才、斗士;13岁后是对抗的)
C、恩威并用式:同一个事对错不明,很难是非判断,混淆是非。
D、一味夸奖式:经不起风雨
E、尊重规律准则:尊重生命的规律,尊重教育的准则
―― 推崇E。(以人为本,以生命原有的规律为本。)
【四】未来社会
大环境:智能化,机器人化。很多岗位不需要人工
不是学知识:知识有百度
要的是:品质的健全、能力的卓越;有思维力、有领导力、有决策力
——心智&品德(中间诉求;最高、最低诉求)
【五】家庭教育做什么
1、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学做父母)
2、给孩子成长的养分(心理养分)--第四节课
3、灵魂养分(是否幸福)--第七节课
【六】通过学习,明了生命现象——孩子是帮我们成长的(家风)
孩子出生时,如同明珠,外界对影响——孩子帮我们成长,帮我们修行。把孩子当我们老师
家长:塑造良好品格
学校:教知识
社会:生存工作技能
如何生存,如何利用学校&社会教我们知识,决定于品德&心性&修养。
——孩子成为“善良的人、真诚的人、节俭的人、爱过的人”
——家庭“爱”“榜样”
【小结】
“教育之道,就是安心知道”
——孩子本无问题,孩子本是圆满
——问题和毛病,是我们加上去的标签(我们控不住情绪加上去,我们聚焦孩子缺点)
第二节课 如何赏识你的孩子
一、赏识教育
1.赏识孩子很重要
有效
2.正确的赏识孩子
避免“赏识依赖症”――非生命“自觉的”“内在”力量(活在别人眼里)
二、如何做(更有效,非100%)
第一大原则:要相信孩子、尊重生命本能(良知会生气)
允许孩子自己“内在的力量”出发去“成长”
正是因为我们不相信每个孩子犯错误了都会自己去反思。
【总结】
去尊重她,包容她,同理他――跟他站在一起。
孩子他发现我错了,我不好意思。可是妈妈竟然没打,我没骂我,而且还包容我,所以他内在的良知就生气了,他就会跟妈妈主动的去承认我错了,我下次要改变。或者发自内心的认识到我错了,我要改变。
【分析】
正话反说,不信孩子内力。
哪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裁判员与运动员》《拉拉队与运动员》体会孩子心理
妈妈:
不相信孩子内力,盯住指出错误,要求改变
孩子:
讨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慢慢产生抵抗
【显现】叛逆期――13岁(初二)青春期
家庭教育不正确(原因)
之间的鸿沟(父母与孩子)
厚厚的尖冰(孩子)
第一个:请相信。每一个生命。只需要给它养分,它就会自动的成长,孩子就像种子一样,它会自动的成长,不需要你拔苗助长,你只需要给他充足的养分和正确的养分,它会茁壮成长,它原来的样子。
第二个:请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希望用自己最绽放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们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一直在努力,想要让老师跟家长更加的开心快乐呢似的。就像美。你都植物都想长出自己最美的样子,没有哪一个生命。你愿意把自己萎缩起来,他都想让自己更加的绽放。
第三个:请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自我调整他会有无限的可能性。
当他犯错了,他知道错了,他会去自我调整所以生命会长出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原则:挖掘潜能,找到天才的一面!
每一个孩子都有她天才的一面。
――《猴子、大象、猫、驴、猪同样比赛来爬树》
第三原则:找感觉 尝甜头
自信=/=他信
第四原则:及时发现问题 延缓处理问题
被尊重,向内“反思自己”――TA开始改变
被指责,向外“推脱抵赖”――TA开始我执
第五个原则:融进去 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