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通常会产生一些遗憾、羞愧等负面的自我评价;有时会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片段中讲述了如何认识自我需求,并使我们的行为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羞愧。
1)非暴力沟通的忧伤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成长,而无须责备自己。
2)自我包容
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自责时,先问自己“我们做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聆听自己的心声,并包容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A1: 过去的经历中是否存在因为表现不完美、不成功,而深感自责或羞愧的事情?它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两周前,参加过一个主持人大赛,我和朋友两个人组队做了双语主持模拟。虽然跟工作无关,只是一个业余活动,但是我们对这次比赛还是比较重视的。比赛前一天下午,我们忙完别的事情还专程赶到一起演练。但是因为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紧张,表演缺乏必要的肢体动作,而且有一段台词顺序混乱。相反,其他选手要么声音磁性洪厚,要么表演激情四射,要么落落大方娓娓道来,相比之下,我们的表演就显得更加失败。
这件事就像个疙瘩一样,让我觉得很羞愧,甚至一想到上台就害怕。看到非暴力沟通的自我宽恕,我发现这件事情我完全把自己带向了一个自我羞愧的负面评价中,并没有从这次失败中获益或成长。
A2:近期是否发生什么失误或者不成功的事情,你打算如何利用自我宽恕,引导自己从失误中走出,而避免自责?
春节前跟一个好朋友闹了别扭。春节期间总是忍不住想要主动联系他,但是碍于面子,又觉得他都没有主动联系我,所以又不想主动联系。就这样,总是短信写到一半又删掉,心里一直纠结着要不要联系。这种状态让我很懊恼也很自责,觉得自己缺乏自控力。
利用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和自我包容的分析,这件事中,我的内心其实有两个需求:1)希望能够和朋友重归于好,2)希望朋友能够重视我,主动联系我。
因为他没有主动联系我,让我觉得不受重视,同时我又希望和好,所以才陷于纠结中,这种纠结很正常,并非没有骨气或自控力,我没必要因为这种纠结而自责。当我发现我可以包容自己之后,心情就会开始转变,我可以试着去包容他人,于是,我决定给他发新年的问候,友谊需要相互经营维护,而不是向后较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