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接待问题孩子,往往这些孩子是非常不情愿来咨询室的,他们要么被父母骗来的,要么是被父母唠叨来的,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没有问题,他们现在很好,他们也不想为现状做出什么改变。套用孩子们的一句话“习惯就好了!”他们知道现状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不愿意改变,也无力改变,他们能做的就是习惯,主动的习惯或者被动的习惯。反正不改变就是最好的。
这些孩子为什么容易成为问题孩子呢?
1、问题孩子通常是有意或者无意地试图将家庭注意力从更为严重的问题上转移开,如婚姻冲突,抑郁症,酗酒或吸毒等。一旦父母极其他家人将注意力关注在孩子的问题上,其他的问题就会被忽略。这一理论很容易得到检验,因为随着孩子问题的解决,其他问题就会马上冒出来。
珂珂像个公主一样对父母谩骂,指使,作息不规律,不去上学的时候,珂珂成了全家的焦点,父母着急的想要改变孩子的现状。可是当珂珂的行为刚有一些改变的时候,父亲又经常夜不归宿,母亲也经常思索是否到了离婚的时候。珂珂曾对我说,她十分担心父母。第二周她又不去上学了,随后爸爸回家又比较及时,妈妈也不再提离婚了。这样,父母问题表面化和女儿行为重复的怪圈重复了很多次。
每当孩子开始发挥他的正常功能不再有问题的时候,家庭就会变得不稳定,其他问题就会表面化。孩子会再次不堪重负的承担起转移家庭问题的任务,目的是为了家庭重获稳定。您说我应该给孩子咨询还是给父母咨询呢?
2、孩子的行为是以快乐原则为基础的,或者是以他们当时感觉较好来行动。孩子宁可承受因自己的行为而最终带来的痛苦,也不要放弃一时的快乐。这就像我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死亡,但是人们依然会这样去做,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即时的快乐和满足。
小强很清楚逃学打游戏不对,他也知道未来不上大学是没有出路的。但他还是会逃学,他看不到明天以后的日子,打游戏和面对枯燥的学习,当然是打游戏更快乐。
3、孩子拥有超前两步思考能力,他们会预见到打破规则和奖励制度后必然会出现的步骤。父母有十个策略,孩子却能想出100个反策略方法来。
在一次咨询中,我问我的小咨客,他怎么能够做到逃避老师的惩罚?他淘气的笑着说:“这很容易,一开始,我在桌子下面踹前面的同学,当我这样作的时候,那个被我踹的同学肯定会叫起来并指责我,这个时候老师会发火并命令我停下来,接下来我只要模仿老师刚才的口吻和面部表情说话,其他同学就会笑起来,这就会弄的老师很尴尬,最后,当老师感到尴尬的时候,他就会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而不再处罚我。”这样免受处罚的7步对我的小咨客来说很容易想的出来,他会在脑子里编出许多种可能性直到发现有一种可以奏效为止。
由于有这样的技巧,孩子们就能够在任何规则和奖惩制度中找到空子,其结果就是,父母必须学习如何提升他们的社会感知能力以达到比孩子更超前两步地思考。我就是帮助父母发现更多超前两步思考的专业人士。
4、孩子懂得如何用语言和行为来启动父母而使他们发怒并失去控制。通过控制双方争吵的情绪和方向,孩子就能使父母失去情绪控制,一旦父母失去情绪控制,规则和奖惩办法就会失效。问题孩子会故意找寻冲突,并以此来发动对权威人士的挑战,目的就是为了赢得所处地位的控制。
这样的挑战技巧通常包括:"你们都不爱我,凭什么管我?"“我恨你”你从来不让我做任何事情“等。这样的句子往往会麻痹,刺伤或激怒父母从而迫使父母做出孩子所期望的事情。父母越是企图对某一个特别的决定做出解释,他们就会变得越加无能为力。
妈妈想让小硕尽快起床,因为他前一天晚上刚说要按点起床,可是妈妈叫他的时候,他就不耐烦了,在屋里大声咒骂妈妈。妈妈很生气,和他对骂一番之后,自己上班去了。事后妈妈说:”开始叫他起床的时候,我感觉我确实是妈妈,我在尽责,可是当听到他对我的咒骂声,而我无法制止他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成了和他一样的孩子,我们在战斗。然后我还输了!“
当遇到不愿意放弃且极有技巧的孩子时,父母往往就会束手无策,这时父母通常会情绪失控,无法坚持和执行所制定的规则和奖惩办法。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和孩子无法做到一方压倒另一方又都不愿意放弃,接下来家庭大战就会升级为暴力威胁或者暴力冲突。
父母咨询的过程中我会帮他们找到孩子刺激他们情绪的压力阀,以便在孩子又想控制父母情绪的时候,帮父母摆脱控制。同时帮助父母找到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教父母学会疏导孩子情绪,找寻情绪背后真正的权利信念,帮孩子做到管理情绪。
5、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自己的父母更有权威,当父母要求问题孩子遵守某项规则的时候,这时孩子通常会以口头威胁甚至暴力行为的方式进行反抗以维持他自己的权威。孩子利用破坏行为的能力,目的就是为了打击,胁迫和制服父母而使自己能够为所欲为。这种权利和吸毒上瘾很类似。父母偶尔受孩子控制并不见得是坏事。但是如果父母一直受到孩子的控制,那么这些孩子就会不断的增加破坏性行为。
当父母和孩子的权利颠倒,实际上是把孩子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导致问题,他就会失去权利和控制。如果想要保持权利和控制,孩子就必须加强问题行为。孩子不可能同时既没有问题行为又保持权利和控制。
小君的父母说他们无法让女儿整理房间和做其他家务事。他们说每当他们要小君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小君就会哭闹不止直到他们放弃为止。在咨询的过程中我要求父母不再放弃,直到小君做完家务为止。小君自然不愿意失去他的权利,为了重新赢回权利,他从哭一直发展到攻击父母和给青少年中心打电话说父母虐待他。小君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无法同时没有问题行为又拥有权利和控制。
这种情况是咨询过程中有严重问题孩子常见的,他们认为放弃任何权威都是不可接受的损失,会采取一切手段维持自己的权利和控制。此时更需要父母和咨询师的配合以坚持规则,最终让孩子理解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
6、当孩子的问题行为一再持续不断加剧的时候,父母通常会向外求助以恢复自己的权威并帮助孩子。这些外在力量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送军事化学校等。很遗憾这样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借助外力会削弱父母的权利。孩子的行为问题会在咨询中或军事化学校得到缓解和消除,但这是由于咨询师或机构环境的缘故,父母在孩子的这一变化中并没有起作用。在最初的”蜜月“期过后,问题行为又会重新出现。
当父母把这些外在机构看作阻止孩子行为的唯一选择,孩子便会陷入到不断进出这些机构的恶性循环之中。父母把教养的责任推给别人,当孩子问题出现反复的时候,父母就会说我尽力了,是他们没能力,而不是我没能力。这些孩子其实只是需要父母正确的教导来摆脱现在的困境。
小强用自己的拳头袭击了玻璃和妈妈,父母合力把她带到了精神病院。第二天,主治医生问他的父母为什么把他送来医院而不是报警?主治医生说小强很正常,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没有任何精神方面的疾病,少管所比医院更适合他。
这个时候父母参与咨询就可以改变父母曾经的教养习惯,家庭环境,让父母真正承担起责任,并且回到自己的权威位置,一旦家庭和环境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行为问题就会减少。
把孩子的问题解释为超越常规,顽固执拗,需要父母引导,总比把孩子的行为问题诊断为化学失衡(如注意力缺乏/多动症)或心理疾病(躁狂/抑郁)更容易解决。即使某个行为问题真的是有医学和行为两方面的因素,从行为的视角展开治疗(医学方面也必须适当关注)通常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假如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必为某问题负责,那就危险了。比如上文中的小强,他打人并不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因为母亲弱小,他认为自己有这个力量。一旦父母认为他是精神疾病,他就不用为自己打了母亲而负责,他自然也就不用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只能出现一个虐待父母的孩子或者反社会的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不能为自己的问题负责,父母就必须负起责任,自然父母要先寻求帮助。而在亲子关系的碰撞中,孩子比父母更有技巧。父母需要拥有更多的技巧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孩子左右,在孩子擅长的游戏方面要比孩子玩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