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晨读感悟-刚好,我做了一个用户需求小调查
就这么巧,昨天我在3个微信群里做了同样内容的一个调查,刚刚统计出调查结果。做这份调查的初衷,是身边有两位想要新开英语培训机构的朋友,他们都很年轻,也很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对未来追求的目标很大。两个人都分别有自己多年的教书、及创业组建机构的经验。他们唯一欠缺的是,都尚未做过父母,没有亲身经历过父母的角色,这也是他们来找我的主要原因,想听听我作为一个适龄孩子的家长的意见。
以前,我会毫不犹豫的给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理念,以及希望能获得什么。甚至还会直接或间接的“教”他们怎么做会更合家长的意。但这一次,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突然想到先做个小调查吧。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转变?
从“眼里只有我”到“看看其他人”,这中间的过程,走了好久好久。做事情之前,先不要着急给意见,一定要提醒自己忍忍忍,把要说的话憋在心里,一定要先动脑子想。想什么呢?想为什么!这件事为什么要做,或者对方为什么要来找我,或者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想?那这件事上,我想到的为什么,是他们来找我帮忙,是需要从我作为家长的身份这里得到更多信息,了解附近孩子学英语的需求。
想明白“为什么”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怎么做”?针对他们的目标,我想自己一家之言,不能代表全部,需要大多数人的意见,那怎么样才能实现?我先想到的是朋友圈,然后微信群,最后决定还是利用微信群方式效率会高。从自己所处的群里,选出3个群:幼儿园的家长群,小学班级群,网上朋友粉丝群。三个群中,重合的人数,不超过3人。确定群后,再细想具体执行过程:1)先发红包,吸引人气;2)抛出调查问题及自己的选项,作为样板;3)及时互动,对给予回复的人反应,并对有意义的答复根据情况进行深一步的引导,争取了解深一层的需求。
这件事情,早上9点发出红包,到中午12点左右结束,共收到44人参与回复的结果,超出我的预期。当我今日早上整理完全部数据,得出报告发给朋友们时,自己除了心里有一份小小的成就感,还通过这次的试操作,发现用户需求真的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一家之见真的不能代表大众,调查结果排名前三的选项,跟自己关注点基本没有重合。
所以,真的庆幸,这一次,自己的眼睛先关注到了“其他人”,脑袋里先想到了“大多数”的需求,手里先执行了"普遍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