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辉,讲师七期坚持原创分享第585天(2019.4.10)
昨天、今天两个早上,对关于“了解孩子”这个主题进行了磨讲,因为有了第一次铺垫,又有了调整的意识和思路,心中就比较稳,语速慢了下来。
语速慢了,就比较柔和,语气就比较中肯,比较婉转,不再是非要让人家家长怎么怎么样,自己也比较轻松,这就是刘老师说的能让人舒服吧!
其二,在地面课时,刘老师讲到,要和听课的家长变成“一伙儿”的,你能说到家长心里去,家长信服你。这一点,我做的并不好。以前无论是地面课,还是微课,觉得自己多少会以“老师”自居,离听课的家长有距离,不好走进家长的心里。在第一次地面课时,给刘老师沟通过,刘老师建议修炼自己。
觉察到这一点,就调整吧!把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理由讲出来,重要性由家长判断,不强加给别人,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
还创造了一个奇迹,是因为自己在讲微课时有“笑声”了!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发笑,不容易!在代入反转这一块儿,即便用不好,也大胆尝试了,请允许我分享一下吧!
是这样讲的:就说作为妈妈的您吧,情人节到了,含蓄的您特别期待爱人买一束花送给您,结果下班了,你猜老公回来买的是什么?买了一兜菜,还喊着:老婆,看我买的菜,快炒炒吃吧!
您不仅没收到花,还收了一堆菜花,(这个地方我笑了!)这时候,您心里怎么想?您有什么感受?您一定想:这人怎么一点都不了解我,怎么就不知道我想要的是啥?同样的,孩子向您提出想学绘画……(此处不再赘述)
当您发在内心的笑声,一定会感染到家长;当您喜欢讲课,真正热爱讲课,家长也一定会接收和感受到。能不能这样说,真诚足以打动人,心中有听众或家长,并能给到家长切实可行的方法,哪怕一小点,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