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自己敢不敢下狠手的差距
2016年12月初,网络上偶然看到了一个很打眼的文章标题:《普通人月入六位数,我做到了这一点》。点进去一看,原来是一篇招生广告的软文。虽然内心略过一丝“标题党”怀疑,慢慢看下去,发现这个软文写得太精彩了,全部对准了我的需求点。于是我毫不犹豫走进了Angie老师的时间管理特训营。后来我才发现,Angie是我接触的第一个网络牛人,【在行】全国排名第一的行家。
在上课过程中,我很关注Angie老师的动态,她的公众号文章和微博文章都都每篇必读。通过这些途径才了解到,过去一年,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发生了多大的变化。2017年1月2日,她在微博上分享的内容:“整个元旦都很忙,一个活动,三次分享”“近20+天的时间,完成了28场分享”,并把她从2016年12月9日-2017年1月1日期间的28场活动《生活志》分享出来了。从她的公众号文章《辞职后的一个月,我主要做了一件事》,我知道,她在2016年12月25日辞去了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开始了她的自由职业生涯。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她文章的字里行间,从Angie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的人,一个敢于对自己下狠手的人,一个几乎用自己全身心来提升自我塑造自我的人。对自己狠得近乎神一样的人物,对照之下,发现了我们和牛人的第一个差距,就是少了一颗勇敢的心,一份敢于向自己下狠手的勇气和决心。
02 读书看世界不够导致见识差距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但是,在看完《斜杠青年》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和作者Susan的读的书比较,简直还像个小学生。
作者旁征博引的书籍、作者,我居然80%—90%不要说看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其提出的观点,看世间事物的视角,以及独立特行的生活姿态,对我来多,很多也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为此我写了一篇文章《斜杠青年,不得不说的故事》,表述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对作者的钦佩之情。
在喜马拉雅听时间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了解到叶武滨老师确定的人生目标之一,就是要游历100个国家,并且每年都在坚持去3-5个国家旅游,每年都用2-3个月时间在游历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触摸这个世界。曾经听人说,没有观世界不可能有自己的世界观,叶武滨老师的成就和他个人满满正能量的世界观,一定和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理解息息相关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一个人从大量书籍中早已洞悉人类千年积累的智慧之时,当一个人踏遍千山万水体会到宇宙空间的运行规律之际,心态和修养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自然流露。历数自己走过的国家还没有超过10个,自己看过的书籍也一年不到10本,心胸格局的差距大体来源于见识的差距。
03 日常交流人群不同的朋友圈差距
因为学习时间管理,我开始知道了李欣频老师,也开始每天写作日更,才开始正式接触【简书】,也因此加入了简书一哥彭小六的私密群,认识了小六大神,现在每天早上跟着他早读,一周一本书。
十分意外的是,在这个群里遇到了我曾经关注的快速成长网络新人弗兰克。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他们生活中、口中的、文章中的人物,都是些牛人,像个人知识管理大咖成甲(我只是以仰视的姿态常常在得到上听成甲说书)、香港自媒体第一人Spenser(对我来说两天卖200万网络写作课程简直就是个神话),秋叶老师、李笑来老师、古典老师等等,他们是一个圈子,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支持。
人类就是一个群居动物,人以群分。每个人都在时时刻刻受到周边人影响,检视自己每天接触的、互相影响的人群,才发现这是人际环境的巨大差距啊。书上说,一个人的财富,就是他身边最密切的五个人财富的平均值,这也许是对朋友圈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写照了。
比较才知差距。见贤思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