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们招募了一百多名大学生,然后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按照研究人员的安排,其中一组学生记忆一个7位数,另一组记忆一个2位数。
完成这项记忆任务后,这些学生被告知实验结束。然后,研究人员为他们提供了零食——水果和蛋糕。
结果显示,记忆7位数的参与者选择蛋糕的概率比记忆2位数的高出一倍。
是因为记忆7位数相比于记忆2位数消耗的热量更多吗?
结果远比这个简单的直觉复杂。
这个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违反直觉、令人震惊的事实:意志力与认知加工从同一个资源池中获取能量。
也就是说,记忆7位数的学生选择蛋糕的概率更大,不仅是因为他们消耗了更多热量的大脑需要能量补充,还因为这项记忆性任务耗尽了他们抵抗蛋糕诱惑的意志力。
想一想这些场景:
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回到家中,而晚饭却还没有着落,你是不是会有一种忍不住想要发火的冲动;
紧张认真地完成了一项大强度的工作或者是考核,这时候面对美食的抗拒力是不是没有那么坚定了;
一天中总是在思考犹豫要干什么、该干什么,往往具体的事情并没做多少,却还是感觉累的不行。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在进行认知任务或者是需要意志力的过程中,已经大量消耗了这一宝贵资源,那么在另一项活动中,就会没有资源可用,从而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所以,在日常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减少认知资源的泄露,保证有限的认知资源都用在正确的事情上。
但是,很多的高手怎么感觉不是这样的,可能干那么多的事情还那么有规律?
其实,他们不是拥有更多的认知资源,而是懂得更加科学合理的去使用,让有限的资源都用在了正确的事情上。而我们很多的普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知不觉中将宝贵的资源消耗在琐碎的事情上面、或者直接给浪费掉了。
那么,如何像高手们一样最高效率的使用认知资源呢?
方法很直接,就是从消耗认知资源的两个方面入手,减少认知行为和减少对意志力的需求。
一方面,要减少认知行为。由于方法和技巧等原因,我们进行的很多认知行为并不是必须的,通过减少这些行为,可以有效的降低对认知资源的消耗。
减少记忆。在学生时期,我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记忆上面,但我们都有这种体会,这些储存式的知识很多时候根本派不上用场。那么,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大的精力,去记忆未来可能会派不上用场的知识呢。很多的知识,完全可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查阅学习,这种“即学即用”式的学习,更适合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
尽量少做选择,让正确的事情变得自然。经常去做“黑色鞋子”还是“白色鞋子”这种选择,会让人崩溃。就像好产品不会给你提供那么多选项一样,我们也要减少这种意义不大的选择,一段时间可以固定好衣服或者鞋子这些事情,自然流利的去落实就行了。
学习真正实用的技能并且内化。半个精通的技能比得过一堆半生不熟的技能。认真去学习那些真正有用和实用的东西,努力将其内化为自身本能的一部分,不需多想就可以完美的表现出来。
依靠辅助工具来提醒和帮助,减少在琐碎事情上的认知资源消耗。
另一方面,减少对意志力的需求。如果意志力根本就不存在,我们会怎样去做事情呢?当然就会去构建习惯,让正确的动作成为自然。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动作或行为都可以成为一个机械式的重复,但很多辅助性、提示性和经常性的动作,完全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内化成一种习惯。例如,写作本身不能成为一个机械化的动作,但是,什么时间写、在哪儿写、选题等这些支持写作的事项,都是可以作为习惯性的动作内化下来。
用好了珍贵的认知资源,我们也可以成为泰然自若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