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新年第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清早起来一边玩手机一边听了很久的歌,歌都来自网易的“每日推荐”:有英文歌、有粤语歌、有中文歌,有民谣、有说唱、有爵士。其中粤语歌比较多,因为我最近听了比较多杨千嬅、陈奕迅、周柏豪、卫兰……
从这个推荐歌单就不难发现,我“不专情”,因为什么音乐都听。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我很难回答,因为我自己也不清楚(算上偶像的话我可能会回答说唱和摇滚。),就像我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一样。
我觉得今年我最大的功劳就是让自己了解了自己,但总的来说其实还是不够了解的。我还在试探,期待找到那个“真我”。
我不是一个很会表达自己的人,其实我以前觉得“表达自己”也不重要——可能是自卑吧,这种想法导致的后果就是我活的像个行尸走肉,按照“标准模式”来活着。这半年我开始把自己抽离出来、看哲学,开始用力思考,也发现“表达自己”非常重要(至少我应该知道“我是谁”),我内心渐渐有改变了,而这种改变也让我付出了代价。
比如一直以来其实我是不喜欢寒暄的,我不会聊天,所以我希望可以不用“没话找话”,而是安静坐着就好。但“标准模式”总会告诉我:应该问候几句类似“最近好吗?”这样的话,这样才显得有礼貌有修养,别人才会喜欢我。所以当我开始按自己的思维走,我就感觉自己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喜欢一个人。
今天刚看完加缪的《局外人》,早就听闻过很多次“加缪”这个名字,但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加缪。小说里的主人公在外人看起来十分冷漠。正因如此,在法庭上,别人一直用他母亲去世的事对他进行道德绑架,认为他母亲去世时他不该不掉一滴眼泪、不该喝咖啡、不该抽烟、不该在棺材钉好之前拒绝看母亲最后一眼、也不该在母亲葬礼结束第二天跟女友约会,还看喜剧电影。别人觉得他不爱自己的母亲,但真的是这样吗?他说:无论是他妈还是他自己,并不期望从对方得到什么,两人均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我很能理解这句话,这种关系就是存在的,因为我跟我父母的相处就和这种情况类似,就是习惯了各自的生活,是我们之间没有爱吗?不是!我很爱我父母,我父母也很爱我!)不过别人就是从这些事情判断他不爱他的母亲,即便是不爱,这几件事跟他对阿拉伯人开了四枪有任何关系吗?并没有!而他却因此被判了死刑。
小说中他始终用局外人的身份对待这个世界,对任何事情无所谓,所以任何事情也都可以与他无关。毕竟他知道,人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谁也改变不了,所以即便做了任何行动,也是没有意义的。别人形容他“没有道德,没有人性,没有灵魂”,那谁有道德?谁有人性?谁有灵魂?所有人——养狗的老人、检察官、邻居朋友,还有生活里那些见到的人,没有一个是真实的自己,所有人都表里不一,没有把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这才是没有灵魂的人。事实上,只有他在真实的表达自己、做自己,而“做自己”就会被别人道德绑架、被抛弃,变成局外人。
一开始我有点怀疑自己现在看“加缪”是不是太早,毕竟我还年轻,希望自己积极一点、对世界充满希望一点,但后来看到加缪写这本书也是二十多岁,我就放心了。而且我也觉得,早点认清局势,能够选择,至少比稀里糊涂的得过且过好。
虽然这话说起来有点装,不过我还是想说:我有过“局外人”的感受。
我就是很孤僻的人,当我完完全全做自己的时候,我不想笑就不笑,能不说话我就不说,不想吃的菜不吃,不想刷朋友圈、不想看群消息,就通通不看。我也不想看书,但我喜欢综艺,所以那一阵我把我想看的综艺全部看完了。我每天上班十多个小时,基本十多个小时都是我一个人。看起来时间很长而且不自由,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慢慢我不这么想了。我把该做的做完,剩下的时间就都是我的,我利用这十多个小时看完了爱看的综艺以后,又看我喜欢的类型的书。书看了两三本吧。
我的感受是,这个过程我很享受,但身边的人觉得我有心事,或者不开心,或者觉得我没礼貌。身边的人会关心我发生了什么事,其实确实中间也发生了两三件事,但我解决的不错,而且我内心是不想说的。不过最后我还是说了其中一件事——这个时候我从“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
以前看过一句话,“人是群体动物,再孤僻的人也会受群体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除非做个像陶渊明一样“隐居”的人,否则完全“做自己”是不可能的。
而“隐居”我也不是没想过。我早几天给父母写了一篇沟通的信,就提到这种“隐居”生活。我可以永远住在深山老林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种花、种菜、种田、钓鱼、养鸡,,像汪涵一样不用微博,像白岩松一样不用微信,像信(苏见信)一样不用手机,甚至可以不用网不用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没有欲望,不追求品牌,不需要买房买车,可能只要每隔一段时间用卖鸡蛋换的钱去集市上换一点类似于牙刷牙膏这样的生活用品就行了。
如果要过这种生活我现在就能去。但,我不甘心啊!人活着都有自己的目的,我想我的目的大概就是体验不同的生活,而我还这么年轻,外面的世界我还没看够呢!说到底我就是个俗人,这种“渴望”——说难听一点就是“贪婪”,是我的弱点,而且任何人都有弱点,就是“人性的弱点”。
我一下想到了李诞,其实我挺喜欢李诞的,但现在我有点同情他了(虽然他或许不要我同情。)。他最讨厌别人说要“做自己”了,其实我觉得他是羡慕吧!因为他也曾是那个“局外人”,但他没有坚持。他一个诗人,写作让他开心,但现在他把写作作为自己的一个小空间,开始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了。“脱口秀”并不是他最喜欢的,但为了赚钱,他正在做。很多话他想说,但是身为“艺人”,为了以后还能赚钱,他不能说——或者不能直接了当的说,只能以开玩笑的形式说。因为在电梯里听到“火车票”一事,他就妥协了;因为第一次录节目手里拿着厚厚一叠现金7000块,他就妥协了。
李诞喜欢佛学,他觉得任何事都没有意义,即“万物皆空”。我觉得他也曾是满腔热血的少年,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写作,但最后他放弃了。我想他读过的书肯定比我多的多(我才读过几本书啊!),但他最后还是没能“做自己”,而且他说:“做自己”就意味着赚不到钱。
做自己就意味着赚不到钱;做自己就意味着成为“局外人”。有可能有一天我读完了所有的哲学,我会发现其实我不是“多了一个选择”,而是“只能选择”。因为有“人性的弱点”,因为人是群体动物,所以我可能会像李诞一样,选择做局内人。
如果已经知道这个世界不可能成全你的理想主义,你还会不会继续追,继续探寻?我暂且觉得我会。因为“不撞南墙不回头”,对另一条路彻底死心我才有办法走好接下来的路。不然两条路来回徘徊,我最终会到不了任何地方……
18年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我出来“找自己”,上面算是我这一年的一部分总结。这篇文章的题目我取名叫“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来自罗大佑的歌词。“当年”就是18年,我就是那个“年轻人”,也还好我是个“年轻人”。
期待19年,继续探寻“我自己”。
好了,我去看《富爸爸》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