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近来又到了香蕉的旺季,大街小巷的多出来很多移动商贩专卖香蕉。虽然按照自然规律香蕉应该是下半年的自然产物,但是忽然这么多香蕉上市让人相信这已经是香蕉的时代。
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又看到好多移动商贩在卖香蕉,在包装箱的牛皮纸板写着价格方面的宣传,那可谓“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看着比商场和商店明显便宜很多的价格,加上鳞次比节香蕉堆的视觉诱惑,应该会有很多人心动并行动吧。
这不由让我想起我还是个穷大学生时关于香蕉的趣事(当然现在也处于贫穷时期并将长期处于贫穷时期)。那是一个暑假的黄昏,在某个盛产香蕉的沿海城市。作为一个结束了朝8晚11周末无休工作的暑假时工,在饱睡了大半天之后的黄昏,兜里揣着刚领的工钱想出去逛下超市shopping一下。
来到厂区外的街道上,发现这个城市对穷人是如此的友好,金灿灿的香蕉只要5毛钱一斤。这简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船要装满啊。保险起见,我还是弱弱地问了一句:“老板,香蕉真的只卖五毛一斤么?”
“当然了,靓妹儿!你看你四只眼睛看不到这么大的几个字么?”
四只眼睛?我没有带眼镜啊!我满脸疑惑地转向她,发现她盯着我的胸口处意味深长。如果她不是大婶,我都以为他性骚扰了。作为大婶大概只是透过我看自己孩子或者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吧。不免内心感慨已为她杜撰了8000字的过往。
兴许是察觉出我的疑惑,大婶连忙答道:“你看的体恤上的美女,不是还长着两只大眼睛么?”这大婶真是幽默,倒会苦中作乐。
原来如此,一边恍然大悟,一边选了半把香蕉让称一下。大婶很是熟练啊,往称上一放,道“十一斤,5块五,给五块就行。”
我一惊,不免抬头再三确认,眼前这个大婶还是之前那个大婶么?就这半把香蕉,一根一斤也只有8斤!一根一斤重的香蕉可比这个大不少!如果这个体积的香蕉一根有一斤重,那么香蕉的密度真大!世界上有一根一斤重的香蕉!还让我遇上了!还到处都是!
就在这当口,我居然边盘算边给了她血汗钱。
我在心底盘算了许久(其实不过几十秒)。在充分运用了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卖西瓜和奶奶一起卖菜的经验积累,结合读书时候学的密度、弹力等等知识储备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被短斤缺两了,结合程度准确来说是被短斤了。四川话叫做被烧称了,还烧疼儿了。
那我炼狱一般临时工生活的怨气被彻底激发出来了。你这不是欺负人么!枉我刚刚还为你杜撰美好的青春过往。
“你这不对哦!就这!就这怎么可能十一斤!”
“美女,五块钱去哪里买这么多香蕉哦?”
“那你承认称不够了!”
“香蕉五毛钱一斤,好便宜嘛!”
“便宜不是少称的理由!”
“你就说五块钱买这么多香蕉,划算不?超市五块钱能买8根香蕉不?五块钱三根都买不到!”
“你凭啥少我称?做生意要讲诚信,明码实价,不能缺斤短两!"爷爷小时候教我的话,拿来用刚刚好。
“钱拿去,吃不起就不要买,气人!”
“哼,我去超市买明码实价的。”
"切,香蕉都吃不起……”
"看起来聪聪明明的,结果是个傻子,账都算不来……“走出去老远还能听到她的自言自语忽远忽近有一句没一句地飘过来。
后来我在超市买了3根香蕉花了四块五,香蕉四块五一斤。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个傻子。
但是我很庆幸那时候的我坚信自己没有错,也不曾为花差不多的钱少吃了5根香蕉感到遗憾。
为了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而丧命的六子或许是傻子,但至死不悔的傻子不枉一遭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