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朋友(75)

不知不觉,共读书籍还未读的页数越来越少,清晨的问候已持续了70多天。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季节悄悄更迭,转眼间,金秋十月蓦然走远,带着淡淡冬味的十一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有时,看到群里没人发录音了,就想着大家肯定太忙而忘记了。有时,又有老师记着自已的朗读,还不忘附上几句话,我心里还是一阵暖意,不只我一人还在坚守。

作为新入职教师,汤局长的这些建议、方法听听还是不错。但是最好还是让其在自己的教室里活出来。我在想,这本书读完之后,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读?如果要读,又该读什么呢?有人说,只读书,不写作,等于只犁地没播种。所以,我们是不是也要学着写点什么呢?

李镇西老师曾坦言,他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执著、所遇到的困难、所感受到的幸福,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他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他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在新网师,我选修过李老师的《教育写作》,也拥有近10本李老师的专著,对我影响至深有三句语:敏于感受、勤于思考、急于表达。

写作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能激发创造的欲望与能力。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一书中有着精彩的论述:“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在写作的过程中,模糊的变得清晰,零碎的变得系统,混乱的变得规整,浅显的变得深刻,而最重要的是,写作不只是向外探索,更是朝向自我的内向挖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