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个人的操作系统,当这个操作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上面所有的APP都会发生问题。
虽然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正向的意义,比如一些负面的情绪,虽然看上去不是积极的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出现,对于当时的场景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情绪的管理上,需要注意不能过度地运用情绪。
每个人人生过程中出现很多次的情绪波动,甚至会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往往是因为一些原因,扣动了自己的情绪板机,从而导致情绪的爆发和失控。
问自己几个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会突然整个人都不好了?——有些人一到周日的晚上,就开始烦躁。。。
2、看到了什么现象,或者听到了什么样的话,就会出现情绪的不稳定?——有些人看到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有些人觉得对方对自己居高临下说话的时候;有些人被批评的时候。。。
3、思考,或者感受一下,是什么让我在那个时刻情绪不好了?
4、如果再遇到那个时刻,我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经过很长时间的自我觉察,不断的进行自我管理,我有一些总结:
场景一:当和别人约好的时间,别人迟到的时候。我会很愤怒,当然是否表达出来,要看与对方的关系如何。
原因:我自己希望成为一个守时的人,且我的信念认为按时赴约是对一个人的尊重,如果不是因为完全的不可抗力,对方迟到了,这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这就是对我的不尊重。
我的策略:保持善意来看待对方的迟到;准备好一本书,如果需要等待,就看看书;当然,要用教练的心态,用信任、开放地视角,来看待这一个不太如我意的事情;
场景二:当会议的发言人比较啰嗦,重复地说些口水话,大量的口头禅或者不断泼洒心灵鸡汤的时候,我会感到烦躁和不屑;
原因:我认为会议或者发言经验说重点,言简意赅,净整些没用的,否则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的策略:我不是会议主持人,只能在会后提建议;在开会的时候,找重点内容去聆听;承认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人也有表达的欲望;实在不行,我就借这个机会赶紧把我正在整理的知识点,正准备画的漫画创作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场景三:当孩子表现的比较逆反,或者在我需要安静的时候,老来打扰我,说了也不听的时候,我就会冲动地想打孩子;
原因:我觉得自己也有疲惫的时候,需要保证自己的安静,而孩子却不听话,不按照我的要求,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
我的策略:平时带孩子实际上是不多的,孩子也希望我更多的陪伴,我更应该处理的是,如何把工作与生活的时间、精力有效的分配好,和孩子去斗气,只能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因此,我带着放松的心情和孩子去交流,也是给自己精神放松的很好的时刻。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场景,都需要我一一地去识别和处理,也许关于这些场景,我还可以找到更好的策略。
总的来说,所有的情绪来临,都是在潜意识里去评价“是否如我所愿”、“是否按我的要求”、“是否尊重我”。但是要知道,哪有这么多事情是真的完全按照我的期望来的呢。还需要我更好地去接纳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