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后该部自民卅年三月与卅一年一月一日又两度奉令改编,番号先后改称为江苏省保安省第八纵队与鲁苏战区苏北挺进第七纵队,但东兴泰三角地区百姓仍习惯称其“三旅”。民卅年二月一日,因泰县李逆倾二十余团勾结樊川宜陵日寇,对其驻小纪野营荀垛等据点主力发起夹攻。是役该部续战三昼夜,激战五次,伤毙逆贼五百余。后经与苏北游击指挥部友军联系,奉令由六团率先从江都丁沟转移,间道东移。九日三旅全部集中到东台县时埝陶思庄一带。下旬省政府在日伪围攻扫荡下退出兴化城向中堡沙沟曹甸等地撤离,沿途又遭敌机狂炸追堵,军政人员伤亡惨重,苏省所剩部队依失陷形势重新整顿,期间三旅改编成省保安第八纵队。
此次扫荡,日方称苏北作战,又称十二号作战。目的是为歼灭江北国共兵力,打开交通线,扩大占据地域(泽田茂阵中日记)。二月十六日从高邮附近出发的南部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12Bs,旅团长南部襄吉,昭和十五年十二接任)迅疾行动,于十九日包围兴化城,廿日晨七时城破,随后在独立混成第十一、十七旅团等部一致协力下于廿一日攻陷东台,扫荡南边地区,整个作戦至三月十三日终了。十二旅团下辖步兵第五十四大队(54iBs,望第7984部队)自三月七日进驻东邑警备,部队长但马惟盛,下辖岗崎、山下、香川、高木等四个中队。该大队历史:昭和十四年(1939)中旬在南京着手编成,五月七日完成,即担任京沪铁路及南京附近警备讨伐等工作;十五年一月海南(南宁线)铁路警备,二月进驻江北口岸地带作战;十六年初参加泰东、黄桥附近作战及二三月苏北作战,前任部队长山崎,继任部队长宇土武彦(1942.9来東)。入驻后的主要战事有:昭和十七年一月淮东作战、七八间苏北夏间作战;十八年一月台南地区作战、二三月苏淮作战、四月泰东作战等,是当年剿戮抗战三旅的主要元凶。该部先后与三代、卷岛原生等属宪兵队,联络官安滕清信(云峰)为首的特务机关,以及遍布全城的日商洋行和出张所,一起蹂躏梓里二余载,至十八年七月九日奉令调开扬州整编。廿四日步兵第六十九旅团屯驻东台,旅团长岩切秀少将,该旅团下辖独立步兵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和第一三一等四个大队。期间变动而来的还有宪兵队长土屋、部队联络官主任兼东台出张所所长浦和收藏(九月一日就任)等敌寇主官。
民卅年四月十四日台城敌伪路凤娣率连队侵扰进驻时堰,烧焚民房,并有向转移于溱潼的旧政府军队续进合击等情,保八纵队自二十四日夜分兵阻击包围该镇,由补充团主攻与敌激战,于二十五日上午克复时堰,卤获敌官兵百馀名,截断了东泰之敌运河交通连接线,是役有谢传孟、蒋在华、郑德培和丁建良四名泰县高邮等籍士兵牺牲。次月三日敌派重兵反扑,纵队被迫退出该镇,民众自卫队队长周崇道投敌。嗣后该纵队以泰东河为中心,于县境内蚌蜓河、南官河为界左右盘据,在县八区杭家堡(伪政权划属县六区)和县五区周家垛(伪政权划属县十五区)分别建立抗战游击司令部,相互联动。这一于东兴边区拓地过程冲斥着跟日伪军队间的频繁鏖战和与苏中“兴东泰”特区联抗新四军冲突,由此所需的军事募集训练补给,按民国兵役法原则(1929.7)及兵役法,以“保安团队征集实施规则草案”与“游击战区征募壮丁办法”等法规细则征集募壮丁,分配名额集中抽签与强制征兵;途经村镇商请当地政府乡保代筹粮秣,征用劳力修筑工事运输物资。彼时曾在杭家堡、大樊庄、孙家庄、周家垛、缪陆垛、盛堂村等一些村落要隘与隐蔽地分散建造修械所操场营房堡垒和学校,一时间爱国学生与各地招徕服国民兵役的青壮年、游兵散勇、铜铁锢匠人群比肩继踵。
兴化藕杭村九十四岁的葛智山老人(2023)回忆说:“杭家堡解放前为朱戚乡,属东台县八区沈埨,顶老阁(陵亭)就是兴化界。乡长葛庆雄,是民初蚌蜓乡董事葛恒柱的儿子。三旅来杭堡,司令部就设在他家厅屋,位于今纪念址隔壁,后为宣姓居住,该旧屋己拆。当时庄上民房都要腾出让给当兵的住,借住我家的是个排长,名田广先,手下当兵的最多时达二百馀人。没了住处的百姓则到田地里搭个草舍生活。另外三旅在庄上还建有训练地,四周筑土城,建防御工事,单碉堡庄上就五座,南边薛家舍一个。这土围垒得比瓦房高,宽有五、六米,围外挖有壕沟,张星柄称之杭城。”“四三年围歼三旅,是在戴南西南角冯家庄被日本人打垮的。三旅驻杭家堡三年,张星柄也住了三年,按户抽壮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整个部队从最初两千人三年就扩充到三万人。中央派人来与张良才一起检阅,杭家堡这边实际只有两万人,他却报四万,好大喜功。检阅时让正规军排前头,后面全是刚补充的头二十岁的少年人,寒天里每人也只穿一身灰布单军衣。”遽卒扩充兵员使得棉服、棉背心等军需品供给困难。校阅点验地址“就在庄外葛家舍的大场子上,但这次检阅不久,三旅就被打败了。”“当时是十八艘鬼子汽艇船将张星柄打垮的。战争场并不在杭家堡,张星柄说这儿老百姓好,不能祸害杭家堡,就把部队拉到在戴南那边。时间是春上。”
老人作为该村历史叙述者,近年曾多次接受院校人群采访,其所讲述的三旅驻村旧情,与该村新建的保安三旅司令部旧址挂牌介绍大体相同,但其中驻杭堡部队扩充至“两万人”,与该址内外简介该部“转移到此地,力量最大时有5000多人”,和在对张星柄生平介绍中“把一支只有上百人的卫士连迅速扩充为上万人的战斗队伍”之间的模糊记叙,略见对张星柄部抗日兵力,地方史上并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数据,且从张氏本人实录观察亦是如此。
有关该部编制,各类文史刊辑在表述上亦有出入,例如薛世悌《胥金城率部起义情况综述》(江苏党史资料第4辑1987)所记:一九四一年三月,韩德勤派民政厅长王公屿与张星柄谈判。“张同意将部队改编为苏北挺进第八纵队,下辖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三个支队。年底,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无力顾及苏北,张星炳得以休养生息,并乘机扩充兵源,扩大地盘,一时该部竟逾万人。””事实上张星柄在其《抗战实纪.历史概要》中已写明:“民卅年三月奉令将三旅改编为江苏省保安第八纵队,时下辖第十五团、第十六团,补充第一团、第二团及特务三個大队,驻防东台县时埝一带抗战。”适如时堰社史所记:“国民党野三旅在时堰地区招兵买马,建立顽政权,时堰所属乡镇,均受其管辖。”
以《实纪》中自民廿八年八月改编成保安三旅后以步兵营为作战单位部署,且数目较为清晰的三起抗日战役统计,合用兵四千馀人次,参战步兵营次计十个营(欠一个连)。这三起战役均发生在一九四零年,战役记载序号分别为十、十一、十二,即一月十六日宜陵战役、四月廿八日二沟战役、五月八日至廿一日运堤沿线及一二沟三垛保民庵战役;兵力部署分别为1200、1200、1600,单位:馀人;参战营数分别为三、三、四。其文本信息递次为:
一、本部进攻部队为第五团第一二两营及补充团之第三营,官兵共一千二百馀人。
二、我部为补充团一二营,(欠第三连)第五团第二营,官兵千二百馀。
三、我驻八字桥黑旺庄为补充团一二营,一二沟三垛为第六团一三营,官兵千六百馀人。
依此可推断确定《实记》对上述战役作战人数概以每营400馀人计算,与一九三九年八月建旅时三团,每团步兵官兵基数约计1200馀人。检索《实纪》中该旅所有番号描述与阵亡清单,未见三营以上的部别序号,可知该旅团级体系是以三三制为基干,即每团下辖三个步兵营,并且每团配属一个机砲连一个通讯排,如该年十月高邮守城战役阵亡清册中出现的“第五团机砲连”、“第五团通讯排”、“第五团医务所”等部别番号所示。按此编制归纳,大致合乎民十八年国军编遣委员会所通过的“陆军编制原则”附表一“陆军师编制系统表”所列团营级三三制编制要求,即每团下辖三个营和步兵炮连、通信排各一;每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另配置一机关枪连,惟与该战中三旅连级建置不同点。是役清册中四连/营皆为普通步兵连,未设机关枪连。参阅阵亡战士丁同益、准尉代排长任怀庆两人部别番号“第五团第二营第七连”、“第五团第三营第十二连”之步兵描述。依编制原则基础规定“步兵每连列兵八十一名,班长九名,可分三排九班。每班军士一名,兵九名,合计全连官长士兵夫一百零九人”,其所附表二“陆军一师人员统计表”*标准:每营编制官兵夫共为470人员,其中营本部官兵夫17人。营级配属机关枪连126人、步兵炮连143人、通讯排49人,及团本部90人,则每团官兵夫1692员。当中兵夫,除作战士兵处,时指部队中专与后勤、运输等工作,如搬运炮弹、拖拽辎重、骡马养喂等军务,非直接参与战斗的马夫、火夫等士兵。该陆军编制为同期民国各省治安团建制之蓝本,比较民十九年为湖北省政府节制的四个保安团编制规划:每团下辖三个步兵营及机送枪连官兵、步兵砲连、通信排、特务排、团医务所等配属各一,营以下辖四个步兵连,每连官佐5人,士兵夫103人,合计108人/连,营部官兵20人,每营合计官兵452人,以及营级各配属部别官兵367人(机关枪连120人、步兵砲连138人、特务排44人、通讯排50人、医务所15人),团部官兵77人,则全团共计1800员整(该组数据来源《湖北省民政报告书》(1930)“湖北省保安团编制经费表”等列表综计),官兵总量稍高于正规军陆军团级体系,为剿共形势下加强保安团编制提高战力所致。民廿三年江苏省保安处四个直属保安团,系苏省省防军队,分驻大江南北。其作战单位组成与鄂省同,即下辖步兵三营四连,配属机关机连、迫击炮连、通迅排等兵科各一。时任团长分别为李守维(副处长兼)、曹滂、杨蔚、贾韫山;团附孙信符、袁世宝、朱郙、顾锡九等人。但以按该年七月“江苏省保安第二团全体士兵年龄统计图”、“江苏省保安步兵第二团官佐籍贯统计图”等图表资料计算,其时该团官佐106人,士兵1518人,全团实合1624人;以八月“江苏省保安步兵第三团官兵籍贯统计图”统计,省第三团官佐106人、士兵1550人,实合1656人。(该组数据来源《江苏保安季刊》1934年第一卷第四期)。由于国内战争下阶级矛盾趋于激化,导致苏鄂等地政府倣照陆军编制,规化各自省属保安团建设,以蔚本省治安保障。
刘晓东 2025.2.26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若转载引用请注明作者及简书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