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关心的日常。
说"衣",离不开丝、麻和棉。丝来自蚕,棉麻来自植物,经过纺织,都能成为人类蔽体的物料。纺织,是人类发明衣服以来开始诞生的技术。中国自古就是纺织大国,也是丝绸之路之源。
约公元前22世纪前,原始的手工纺织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战国时期,国人的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直到现在,云南、贵州、湖南、海南等地区,因少受到现代纺织工业的冲击,依然有少数民族保留着传统的纺织、染色的技艺,如大理白族的的蜡染和贵州的侗锦和海南的黎锦。妇女心灵手巧,有时一坐几个月,用心织出一幅幅艺术品。记得一次在云南的山寨里,看到一个南美拉祜族的老妈妈正织着上衣,红底带着彩织花纹,细细点点的装饰,色彩斑斓,好看得让人入了迷。那种古朴又夺目的美,岂是LV、Gucci之流能比的?
”衣“,甲骨文字形像拎起领口,将两臂插入衣袖,穿起上装。人们将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衣有衣领、衣兜、衣袖、衣扣,做衣服需要衣料,可为丝或棉麻,衣服可以挂上衣钩或衣架,衣服收在衣柜、衣橱或衣箱里。
衣字旁作部首为“ 衤”,跟衣物有关,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袖”,被、袍、装、补、衬衫、褴褛等。
“初”,指人在衣中。原始人开始制衣穿衣,以遮羞保暖,开启了人类文明。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原始时代人们用兽皮遮羞保暖为“初”;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与衣饰相关的字不少。“幺”,是单根卷曲的蚕丝,指细小。“么”,是极细的麻线,指细微。“丝”,则是蚕宝宝所吐的细线。“么”,本义是极细的麻线。“么”用在动词或代词后,表示疑问,比如“要么?”, “去么?”, “什么?”,“吃茶么?”等。
跟衣饰相关的字还有“丝”,可指线形、纤细的事物,如钢丝、萝卜丝、雨丝等。作部首为绞丝旁“ 纟”,有结绳记事的“纪”,还有细、缕、绪、纲、缘、级、练、绸、绷、经纬、纺织、缝纫、纠缠等,都与丝绸、丝线有关。
“乙”,是捆绑的绳子,又指天干第二位,与地支配合纪时。“互”指两人相对旋转,搓麻成索,引申为相互地、彼此地,如互换、互补、互相、互利、互助、互让、互通有无、互不相容等。“予”,原指带线地梭子在织机上穿行,给出丝线。“乐”,在甲骨文中,就是丝弦加上木,表示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和着演奏歌唱为“乐”(yuè),而歌唱总是令人快乐(lè)。
甚至古代的纸,跟丝也有关系。绞丝旁“ 纟”为丝,“氏”为底部,合起来就是漂洗丝线时落在池底的杂丝,粗绢,古人用以作文作画。直到现在,还有怀古的人在粗绢上题词作画。后来人们发明了纸张以替代粗绢,"纸“这个字却保留了下来。相关的词有纸币、纸钱、纸张、纸牌、信纸、白纸等,此外还有纸老虎、纸上谈兵。
有趣的是,衣对人类如此重要,原始人却是不需要衣装的。待文明萌芽,人们有了羞耻之心,才开始用树叶、兽皮等蔽体或御寒,再后来,衣服才慢慢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乃至成为用以彰显身份的物品。有句俗语叫做,“人靠衣装马靠鞍”,“衣冠不整”或“衣冠楚楚”会给人以完全不一样的印象。
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对衣物的追求也到了极致。衣服更多地成了身份的象征。在阶级分化越严重的地方,就会越讲究衣装,如曾经的中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直到现在,这种对衣裳的讲究仍未消失,许多人依然会以穿着奢侈名牌为荣。然而,回到“衣”的最初,它不过是遮羞保暖之物而已。
除了靠衣装获得对人印象,人们还会借衣裳来表达情思。读着《诗 • 邶风 • 绿衣》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时,仿佛看见一个男人里里外外将绿衣黄裳细看,暗自忧伤的画面。
参考:
1. 《象形字典》
2. 常亚平,《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2005年0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