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wblearn
一票难求春运难,繁文缛节不胜烦。
人生未定怎省亲,衣锦还乡太遥远。
派发红包囊中涩,问询工资倍觉寒。
生活习惯已成性,终日奔忙难得闲。
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将踏上归乡的旅程。有人归心似箭,有人却“望乡却步”。后者思念家乡却又害怕归乡,渴望团圆却又心有顾虑。这个群体,被称为“恐归族”,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自从毕业工作之后,我渐渐的害怕回家过年了,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过年就像过关一样,慢慢成为了一种负担。
一票难求春运难 ,繁文缛节不胜烦
春节回家真的是一票难求,今年应该算是我第一次抢车票,一月初伊始,我才开始在12306上抢回家的票,但售罄一空,无奈之下,第二天我下载了抢票软件,结果也不尽人意啊。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抢票难,想想,那些不会用软件抢票的农民工会不会更艰难呢,有时排队七八个小时都不一定买的到票,不得已还得向黄牛党买高价票。车票难买的程度屡屡打破记录,导致春运买票被列为使人望而生畏的恐怖事件,排队排到昏倒,等票等到心焦,到头来除夕夜的团圆化为一场浮云却只能乖乖认命。
在抢车票无果之后,我打电话跟家里说我想在深圳过年,家里不同意:家人团圆才叫过年,你一个人留守深圳,多冷清的。像我一样恐归的许多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的原因不是因为抢不到车票,其实我们是更想回家的人,只是害怕回家。电话这边,我沉默许久后回复到:"嗯,知道了,我会回来的"。挂下电话,我查了一下深圳飞往武汉的机票也售罄一空,苍那个天啊,机票也这么快抢没了。无奈之下,我买了一张很晚的大年三十回武汉的高铁票。如果我在深圳有房,让父母逆流而下会很容易买到来自己所在的城市的车票机票,而且武汉飞深圳的机票不足五百,深圳飞武汉最便宜的机票却一千七左右。
这次回家,我估计在家最多就只能呆5、6天,而这几天大部分估计都在外边到处“拜年”了。我觉得,当前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走亲戚,我觉得有一部分就比较烦。有些是不得不去的,另外一些我根本不认识,但父母让去也没有办法。最头痛的是,如果不去哪家,就会被误认为清高,他们会觉得你翅膀硬了有出息了,就不认亲戚了,回头可能会说你看不上他们呀什么的……所以,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
其实,倒不是回家真有多么不开心,只是春节,这一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牵连了太多的繁文缛节和既定程序,让简简单单的回家过年凭空多了许多负累,加上假期有限,就很容易产生矛盾,落得身心俱疲的下场。一个处理不好,难免冷落了亲友,伤了感情;即便处理得“好”,也最多是以马不停蹄换来“皆大欢喜”,而彼时,回家者本人所能享受到的春节之乐,恐怕已打了不少折扣。如果能舍弃一些礼节,多一些真心的团聚时刻,“恐归族”一定会由“恐归”回归到“盼归”。
人生未定怎省亲,衣锦还乡太遥远
还记得去年回家,被问道:“为什么还没对象?什么时间结婚?”。虽然我只是笑笑,但人生未定怎省亲。我一无房,二无车,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星二代,我只是还在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网上看到过一句话:“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
对长辈来说,关心下一代的方式就是问候生活和工作,他们经常是出于真正的关心,想要尽量给予帮助。但是有时候,关心适当与不适当之间的界限很难解释清楚。就算是亲戚和长辈的问题都是出于善意的唠叨和亲近,但是对于年轻一代,却是最难以启齿的问题。如果年轻人不按照大家的传统规律去结婚生子,就会引发众多疑问和不解。反观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是,在社会的高压下,人们疲于奔命,试想,能以买房结婚生娃为成功标志的人,有何能够谈一些更轻松更有深度话题的“优雅”和“兴致”?每个人都只能匆匆赶路。
迫于压力,很多大龄剩男剩女归家欲望被街坊邻居的白眼,亲戚友人的嘲讽,家长们的追问和催婚而粉碎,“租男友租女友”回家过"劫"的现象也就不言而喻了,更有甚者,由恐归族变成了不归族。
像我一样在外打工者,谁都希望能衣锦还乡,面对亲朋好友的各种炮轰式的关心和“拷问”,能够从容自信。可现实是深漂至今,连一套房子的首付都没赚到,有的只是拿着每个月微薄到可怜的收入,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加班和挤地铁,力求在夹缝中生存而已,何谈衣锦还乡。
特别对于农村家庭,在传统观念里,父母辛苦供我们上大学,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从此便能飞黄腾达,如果混的好还能面对江东父老,混的不好,怕被乡亲闲言碎语看不起,这种内心的不安更加地影响情绪。于是不少年轻人干脆当起“恐归族”,在异乡独守孤独,只愿寻求一份清静和放松。
派发红包囊中涩,问询工资倍觉寒
在我小的时候,我还记得每到过年都会收到一些"莫名人士"的红包,那时觉得过年真好。可是慢慢长大了,才发现收到的红包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的,而且发红包的习俗似乎都变了味。在父辈,面子工程很重要,他们可能会对子女在外的情况夸大其词,家里的亲戚朋友可能会认为,我在外面过得很好,有更精彩的生活。实际上,我的生活可能没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可我不希望失去‘面子’,另一方面,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春节红包让年轻人望而生畏。虽然自己赚得不多,但每次回家,多少有点打脸充胖子的感觉。也让家人坚信,我在外面过得很好。
“你每个月工资多少?”“你今年赚了多少?”......类似这样的问题过年都会被问及到,其实我很不想回答这类问题,我觉得这是个人隐私。但不告诉你,会觉得不礼貌。混得不好回家确实不受待见,小时候比哪个孩子听话懂事,上学了比哪个孩子学习好,工作了比谁工资高,结婚了比谁对象漂亮有钱。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甚至同村同龄、邻居亲戚都会被人下意识地划分为与你展开PK的对象,谁比谁强谁比谁弱,人逢过年PK多。工作不好,没有对象,回去会被七大姑八大姨笑死,父母脸上也会挂不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歌词虽这样说,除了现有社会问题让各种心灵鸡汤和说辞显得没有营养外,恐归族恐归背后的社会风气和民情风俗,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强化着而不是缓解了恐归的心理。但没钱,根本无法安心过年。
生活习惯已成性,终日奔忙难得闲
不是不想回家不是不愿回家,也许我们的观念、我们的圈子、我们的习惯,偷偷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家,于是变成了一个甜蜜的负担。
回家要做的事太多,可假期永远太短;亲戚朋友一大群,却似乎有三头六臂也探不完;年底各种开销大,回家无疑又是一次“大出血”;总之,各种过年习俗让一个难得的假期似乎成为一种奢望。
摆正心态,坦然面对
对于像我一样的恐归族,我给不出什么高深的建议,但我建议你回家过年。表面上,你害怕面对父母;实际上,你害怕面对的是现在的自己,那个脚跟没站稳的自己;而父母和亲戚,刚好扒出你的伤口,通过攀比和抱怨在上面撒把盐而已。 只不过,在春节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们把跨越这道坎的辛酸和不易无比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在高压的心理环境下,狗急能跳墙;我们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把未来看得更清晰;还能找到不少奋斗的力量,哪怕是愤怒。
一个人只要心态端正,以平常心看到社会变迁与人生沉浮,至于春节回不回家,“那就不是个事儿”。春节不回家的理由可能有万千,但对于想回家者,一个理由足矣。
亲情和烦恼在天平的两边,哪一个更重,还是那句话:个人掂量了算。其实亲朋好友无非是想看看你,看看独在异乡的你过得是否安好,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就算东奔西跑仍是那样累,恐怕心里也没那么不爽了。
而作为父母,也要淡定看待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者攀比,不要让孩子感觉回家过年成了一个任务、一种压力,更别让过节真的成了“过劫”。若此,也许到了下一年,那些“恐归族”们就能够轻松回家,过一个温暖、快乐的春节了。
谨以此篇文章献给所有像我一样的恐归族,所以赶快收拾行囊,回家过年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