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的故事

                                          身份证的故事/明光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下午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吃过午饭就去,完后再一起去珍珠山采集标本。”闹闹就象她的名字一样,走到哪里哪里就要掀起一团热闹。

“啊,那于老师不能去!”,悠悠笑里带着惋惜和怜悯,以悠长缓慢的语调道,“去博物馆要身份证的,上次爸爸去过。”

喔!大家稀奇地向于老师望去。

于老师似笑似哭的表情,右边肩膀一耸一耸,嘴巴夸张地吸着气,好像右边牙齿极痛的样子,悲情地呼道:“哦——哦——哦——!”

十岁的佳佳被这滑稽的动作逗得笑弯了腰,悠悠也大笑起来,闹闹则飞快地向大家边讲述边模仿于老师的样子。小餐厅里充满了笑声。

于老师的身份证前天在公交车上伴随着卡包一起遗失了,要重新补办非常麻烦。身份证现在是于老师的敏感词,偏偏这回要去的是必须出示身份证的博物馆,而宣城的博物馆也是于老师从没去过并且很想去的地方。这么不凑巧!难怪于老师象个孩子撒娇似的哦哦叫了。

下午没课,学生们都不在,于老师读了一小时圣经,练了几张书法,然后早早回家了。

汪科长是个顾家的人,下班后很少出去应酬,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外面吃晚饭,绝不超过十点还不回家。五点半,不早不晚,汪科长回来了。

“卡包找到没?”汪科长一边脱外套一边问。

“没有。身份证不能异地补办,我已经打电话问了公安局。”于老师是外地人,虽然与汪科长结婚多年,户口和身份证一直没迁过来。

“那怎么办?我说过多少回,身份证不能带在身上,你就是不听!幸亏我强烈要求医疗卡每回用完了就放抽屉里,要是医疗卡也在你卡包里……”汪科长话还没说完,于老师就委屈地打断他:

“唉,我都后悔死了!好几次都想到了要把身份证拿出来,就是没行动。你怎么不象对医疗卡那样盯紧我,让我把身份证放在家里呢?”

“你是小孩啊,还要我整天跟你讲?!”汪科长火了,白了妻子一眼。

于老师自觉理亏,不再言语,默默进了厨房。

米饭在电饭锅里蒸着,肉菜已全部洗切装盘,于老师洗了手来到客厅,坐在桌前,与丈夫面对面。他们的女儿苗苗读重点中学,天天早晚乘公交车上下学,他们要等女儿快到家时才开火炒菜。

“打电话让你弟弟问一下能不能代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看能不能视频联系,发电子照片过去。”汪科长划拉着手机,桌面上是才吃过的一小堆松子壳。

“代办不了,已经问过了。”

过几天于老师要去山东参加一个书画作品交流展,票已经网购好了,但是没身份证出行会很不方便的,于老师心里拧着疙瘩。只一张小小的身份证,往派出所户籍科交个手续费,拍张照,按个指纹就可办完,前后不要半小时,却要她不远千里跑回老家一趟,这成本也真不小。更麻烦的是,即便办了也来不及用,加急也赶不上。

如果卡包能找回来,那就万事大吉了。于老师默默祷告片刻,打开圣经看了起来。

“去炒菜吧,苗苗快回来了。”汪科长头也不抬地对妻子说。

于老师瞄了一眼墙上的时钟,好像有点早,不过她还是起身去了厨房。自从卡包遗失,身份证事件使于老师再不敢轻视丈夫的话,她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打心眼里认可了圣经上说的,妻子应当顺服丈夫。

青菜刚进锅里,门铃悦耳的音乐就响起来了,家里顿时生机一片。汪科长挂了门铃对讲机,在厨房门口喊了一声:“苗苗回来啦!”他显得特别愉快,声音里是料事如神的自负。

于老师也听到了门铃响,暗自感叹,果然是顺服就蒙福,上帝之言,诚不我欺啊!

“你们都听我的就没问题,你们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暴‘怨’如雷。”汪科长笑嘻嘻地搓着手,好脾气地说。

“暴‘怨’如雷?这个词有味哦!”于老师也笑了,觉得丈夫说这话的时候样子特别好玩。

于老师的身份证还是没找到,但她如期参加了书画展,并且直接从山东回老家办了新的身份证,最后平安地回到了宣城,一路顺风。经历了这次教训,于老师真切地体会到了上帝的爱,明白了上帝为什么要让妻子顺服丈夫。原来顺服是上帝对妻子特别的爱,是保护妻子的管道,借着丈夫来实现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猫爸儿子现在9岁了,有1.4米高了,乘公交车要买票、坐高铁、乘飞机都要买成人票了。用户口本去买票很麻烦,于是我就带...
    Tony说事阅读 1,241评论 3 5
  • 2016年11月14晚22:45,因大家都在说今晚的月亮姑娘,特意跑到楼下去欣赏,所谓亮,大,圆。西安近日以来,见...
    不是小个子的小精灵阅读 208评论 0 0
  • 远古时代,危险无处不在的自然环境造成的恐惧心理,追求安全成为人类获得生存的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已化为人类固有...
    _德成阅读 193评论 0 1
  • 今天开启了新的书籍阅读《精力管理》,以下是我读完这五分之一的感受。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的时...
    clark七毛阅读 3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