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是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
那什么是心理营养呢?
1 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当孩子在0-3个月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将来会怎样,甚至现状就是出生特别难看,我们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乖巧,会不会可爱,可是我们作为父母都是无条件爱和接纳孩子的,那个当下,我们只爱孩子,与其他任何东西无关。
当我们真正给予到孩子这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的时候,孩子会感知到这个世界是欢迎他的到来的,他会一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被无条件爱着的。
2 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里,我最重要
当孩子0-3个月的时候,他还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是否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孩子形成自我稳定性的关键时期。
孩子生病了、孩子不舒服了、孩子饿了,孩子的“重要他人”不管在做什么,都要更好的去照顾他。
重要他人最好是“妈妈”,要有一个如此付出的妈妈,爸爸要做的就是“拼命爱孩子他妈”。
当孩子获得了“我最重要的感觉的时候”,孩子才能更好的施展自己,如果没有获得,就会带着这个期待一直长大。
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很多女孩子都没有获得这样的感觉,就会不断的抓取,然后发生了“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会先救哪一个?”的笑话。这也是为什么他不能够全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最最关键的原因。
3 安全感
从孩子4个月开始,孩子就想要分离,因为他开始有独立意识了,这是剪短“心理脐带”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会遇到“可怕”的2岁,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孩子很渴望自己可以独立,可是自己又害怕独立,他会不断的去尝试这个过程。
那怎样才可以正常的带领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4个月到3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呢?
1⃣️妈妈要情绪稳定
一个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她,就是给予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来源。如果孩子有情绪,妈妈能够看见,抱一下,孩子感到安全,就会再重新去探索。
不好的做法就是:妈妈高兴的时候就抱孩子玩玩,不高兴的时候,就让孩子去找奶奶,找爸爸。
当孩子老是来烦妈妈的时候,一定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其实孩子要并不多。
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的妈妈,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面对孩子的逆反,能够“温和而坚持”的说“不”。
2⃣️夫妻之间的关系要良好
夫妻关系越好,孩子就越有勇气探索自己的生命的奇迹。
那如果夫妻感情出现裂缝,吵架、指责时有发生,那孩子会有害怕、担心,甚至恐惧产生,他的探索欲望不敢发生,然后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呈现。所以,孩子有偏差行为,多半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因为他们害怕分离,无法独立。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走向分离的关系,当亲子之间能够良好的渐行渐远的时候,就是孩子能够更加安定、更加独立的时候。
4 肯定、赞美、认同
孩子4-5岁的时候,可是有了独立“我”的意识。这个时候,孩子特别需要父母能够给予的是他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他可以确认自己能行、自己很好,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可以获得掌控感。这是他与这个世界开始连接的时候,而爸爸如果愿意去欣赏孩子,那么孩子会更加确认“我很好”,会真正的产生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从而他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我,并且明白“我是谁”,然后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中的各种难题和问题。
另外,特别强调一点:孩子的性别认同,爸爸的作用大过妈妈。
当爸爸对女儿说:我很喜欢你,你是我可爱的宝贝女儿。 爸爸赞同女儿柔的一面,女孩子会觉得他作为女性很有价值,会很认可自己的女性身份。
当爸爸对儿子说:我很喜欢你,你是爸爸骄傲的宝贝儿子。爸爸给予孩子刚的一面,男孩子会觉得他作为男性是很有价值的,也会在责任和担当上发挥自己的能力。
所以,爸爸的一句“肯定、赞美、认同”相当于妈妈的50句。
5 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心理特别需要”学习、认知、模范”。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他可以去探索外部世界了,甚至他可以独立的去学习一些课外的财商课程了。
这个时候,我们父母是什么样的为人处事,那么孩子也是如此。
当碰到麻烦,我怎么办?
如果心情不好,怎么办?
与别人意见不同,怎么办?
孩子会找到一个榜样,然后去模仿,那这些人往往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父母不能成为孩子的模范的时候,孩子会一直寻觅,这也是很多孩子疯狂追星的原因。
我们父母的学习,会成为孩子最好的礼物,也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因为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同时,如果可以,愿父母多去带孩子看一看有关“历史名人”的成长录或者记录片,或者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等历史故事。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常言道: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我想谁都想要用童年治愈一生。可是,谁曾想,在那个吃不饱又穿不暖的年代,谁会给我们心理上的支持与陪伴呢?更何况,我们的父母都是匮乏的。我们没办法给予我们自己都不曾得到也不曾拥有的东西。
那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也在心里上有同样的期待,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我们身为父母,想要给予的东西,我们都在一直寻寻觅觅当中
我们缺爱,我们会找伴侣要。。。
我们缺重视,我们也找伴侣、找朋友、找领导要。。。
我们缺安全感,我们身处的任何地方,我们都感知到险境,内心常常有不安、恐惧。。。
我们缺肯定赞美认同,我们便一直感受到,我们不好,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因为我们的眼睛里不曾有好的画面,挑剔、指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缺学习、认知、模范,我们便没有很强的归属感,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该如何为人处事,才是真正让自己体会到平衡、和谐,因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陷入矛盾当中。。。
与其说是,喂出健康的孩子,不如说是,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爱自己,因为我们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此生,陪伴我们最久的,一定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