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看到下面这段话,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被大众广泛熟识的,那个骄傲、勇敢、坚定的面孔。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对,就是《简.爱》。即便很久之后,再一次提起书名,就会想起那个曾经又骄傲又卑微又富含深情的自己,也许还会想起曾经对罗切斯特那种男主的期待和向往,甚至会露出会心的一笑。
然而随着我们的成长,还有阅历的变换,我们开始对我们曾经读过的那些名著,以及名著中的人物有所不同的看法,甚至质疑的想法。就像我们上面看的简.爱,那个给予我们骄傲勇敢的脸,她这个人物身上,带给我们的只是她在义愤填膺的表达着不被接受的爱吗?
其实,读书的目的本就是为了思维的延伸,学会知识、善于质疑、不断探索,这才是读书的目的。质疑更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去解读名著,看待书中的人物,这样才更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现,有所创见。
一、名著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凭我们自己去打扮。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闫红读名著》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我们读过的段落情节,
闫红用独特的视角,剖析名著里的人物,揭开掩盖真实写作目的的面纱,让我们看到恶于虎的人性和炎凉的世态。让读者的我们,在阅读中识别自己,也将自己唤醒。
这本书是作者闫红又一解读经典名著的作品。从2005年出版第一本书《误读红楼》,到这本已是第十本。她的笔下,有看透世事的犀利,又有置身世外的清明。她用她通透玲珑的心思看待市井人世。从作品中发现人生,从人生中发现文学。
而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闫红最喜欢的一本书。里面包含着她对名著的梳理,更是她对于现实的认知。细品这些文字,你会在那些经典名著中认出许多熟悉的脸。文字通透又耐人寻味,字缝间即可发现故事的有趣之处。
《杜十娘》中的李甲和杜十娘,只要读后,我们都会感叹杜十娘的悲哀,谴责李甲的薄情无良,但我们带着质疑的细读后,会不会感叹这故事中更多的是一个强者与弱者的较量,互相伤害的故事。杜十娘一路上拥有那么多的财宝,却不相信李甲,从不让李甲染指,明看着李甲的无措还在沾沾自喜,最终李甲在财富的诱惑之下出卖了她,她就怒沉百宝,心里却想:果然你不是值得我托付的人。可是如果换一种方式呢,杜十娘告诉了李甲自己的财富百宝,是不是就能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了呢?李甲有钱有美人,还求什么呢?
《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不但虚荣,还胆大妄为,为了假想中的更高级的生活,一次次出轨,欠下巨额债务,最终倾家荡产。但是作家福楼拜却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这话看似无理,细细品来却像香菱说的,像是舌头上有个千斤重的橄榄。包法利夫人迷恋巴黎,因为她认为更高级的生活就在那里。她一次次出轨,并非水性杨花,而是看多了恋爱小说,把爱情看成人生的刚需。如果这样去品读,我们还能言辞凿凿的去批判包法利夫人吗?即使批判,是不是也要带着悲悯和可叹去呢?
伟大作品,表现的都是人类的道德困境。名著就是需要像闫红作家那样精心品读的,带给我们的精神与灵魂的升华。
二、名著中的人物就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隐藏的内心。
英国作家萨克雷在他的名著《名利场》中写道:“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他哭,它也对你哭。”这句话同样试用在我们品读这些名著身上。
无论你读多少次,每次品读、体味,就总是能看到身边人的影子。或者势利、或者善良、或者奸诈、或者温婉、或者勇敢、或者莽撞……无数次的看,就有无数次的感叹,和体会。正如《安娜.卡列琳娜》里面说的“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你能在阅览别人人生的同时吸取教训,更加了解人生,因为名著中的人物是非常典型的。
拿《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来说,很多人都说他狡猾奸诈、疑神疑鬼,但曹操礼贤下士这方面做的一点儿不逊色于刘备,甚至于比刘备更爱惜人才。这样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品质,就值得我们学一辈子。
再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然而正是猪八戒具有这贴近生活,没有丝毫做作的性格特征,才更加吸引我们的目光。因为他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对师父是忠心耿耿的。从他身上,我们更能感受到世俗的乐趣,去学习去借鉴。
读名著中的人物,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脸谱化看历史,分好人、坏人,要以辩证视角看历史,才能看出里面的精髓。
这些名著不仅带给我们阅读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思维方式的革命,和观念的更新。名著里他们和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闫红读名著》里的每一篇文字都散发着温暖的火光,不仅仅是对名著的梳理,更是对于现实的一种认知,为相似的灵魂特意设下的标记。浸润其中,会让你成为一个对事物有通达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