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16年,书看不少,将近一百本;网课也听了不少,十来个肯定有。但总觉得心里面很空,感觉学到了,又好像什么也没有。
—— 是在说你吗?
你可能还记得一些书名,甚至看过的书都会做笔记,或者做思维导图;听微课也都会记笔记,主要内容基本上也都没忘。那这些“学到”的东西,你真正运用了多少呢?仔细一想你会觉得有些什么不对。那种不对,就像听了无数的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一样。看了无数本书,却依旧没什么卵用?
嘿,你掉入一个大脑的小花招中了。
做了笔记就会了吗?No,你只是记了。想想你之前做过的笔记,你是否还回头去看过?有多少是落灰落了一层又一层,然后大脑中只剩下“我做过这个笔记”这样一个快捷方式?
知晓感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知晓感”(Feeling of knowing),它是指在记忆提取失败之后,你相信某信息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但现在又提取不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简单点说,感觉好像知道的样子,但就是用不出来。
解药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把“记住”当成“学会”了。
大脑的容量有限,所以总爱走捷径,容易对一些其实并没有掌握的东西产生知晓感(想想你背过的那些单词就知道了),如果你能够了解我们大脑的这种小花招,你就能很好的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了。
【第一招】考试
最简单的方法是“考试”。
回顾一下,当你在期末得知一门课不需要考试时的心情,和老师突然通知“我们还是考一下”的心情吧。大脑之所以能和我们玩这种障眼法,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容易掉入“收集模式”,收集很多的内容,看上去大丰收,事后全忘了。
但如果你的大脑知道,这个知识我在后天的项目策划中马上要用到,它就不敢跟你这么玩了。因为这个知识,你要实实在在的调用出来,而不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完了。
在这个例子中,项目策划就是一场“大脑考试”。
【第二招】教授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学习的知识没有办法马上就用上,大脑也不是这么好骗的。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选择把学到的知识教出来。
在教的过程中,一方面,你强制调用了所学的内容,打破了“知晓感”的幻境;另一方面,听众(很可能是和你一起喝下午茶的闺蜜,你们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个点)会对你所教的内容有反馈,听明白了,有疑惑,没听明白,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讨论和交流,甚至会帮助你更新旧有的认知,再度确认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解释能力。
正确姿势
那我们如何知晓,我们真正学会了呢?有三个层面。
【1】可调用
最基础的一点,这是你随时可以调用的知识。比如说,今天看了一本关于如何做日程管理的书,讲到了如何制定和执行每周计划。你觉得这个点很好,所以你把方法记录了下来,也用心的去理解了这个知识。这时候你(可能)记住了该方法。
新年开始了,你想着要不我从新年开始也每天写周计划吧。你想起了这本书的相关内容,顺利的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周计划,并且在这一周的执行过程中,你有意识的运用了书中给你的一些建议,保证了计划的顺利执行。这就是调用知识的过程,你验证了这个知识的可行性,并且能成功的调用它服务于自己的生活。
【2】可解释
在调用的基础上,你对这个知识具有解释能力。还是接上面的例子,我知道每周可以这么写,并且我顺利的通过每周计划让我变得更加自律,对生活更有掌控感了。
但是,为什么呢?
对一个知识的好奇心,由此引发的深度思考,会提升你的解释能力。周计划里面的每日目标,是帮助我聚焦的,保证工作进度;最下方的每日小确幸,是帮助我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小贴士;而每日的基础任务,让我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不仅知道要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会让你在做的时候有更大的内在驱动力,而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执行。
【3】可拓展
最后,当你学会一个知识的时候,你能够对它进行一些延伸和拓展。依旧接上面的例子,我知道每周计划的作用和原理,我便能够结合我的实际生活,对每周计划进行合理的改变了。
比如说,我的生活周期并不是按照星期来的,我就可以把周计划改成10天计划或者5天计划;我可能是一个天生乐观主义者,小确幸实在是太容易觉察了,反而是不容易发现生活中的隐藏危险,那我可以尝试着把每日小确幸改成每日小确丧……对知识的拓展能力,也是创造力被点燃的起点。
就是现在,让改变发生
很多时候,我们掉入了“知晓感”的把戏之中,看似拥有很多知识,但其实只是大脑中没有内容的一个快捷方式,根本打不开。
要真正的“学会”,离不开对知识的调用过程,以及之后的理解和拓展过程。
不如就拿这篇文章来试试看,你记住了什么?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