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记忆有点遥远了,但一直记得回来的作业没有完成,想趁节日,把它完成,却不知从何落笔。
节日,想做的事很多,西藏也想把它完整地整成一篇,但发现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激情,几年后的风景怕也是物是人非了。
印度,也想整理完整,但激情过后,不为攻略约稿,那些罗里吧嗦的记忆自己也懒得写了,估计也就更没人看了。就这样截屏吧,偷懒了,但也算一种创意吧,印度的旅途还是有很多趣事的,因为精力的不济,没有记录,而激情过后,便不值一提了。
好了,绕到主题了“情”,于事于人其实都一样,任何美丽的外表、内涵丰富的个性抑或灾难痛苦不论人或事物,都会给我们带来激情,然而,现实需要的是激情过后我们是会依恋、还是怀念、还是忘却?
我们去过一个地方,是否会再去、是否会去居住、是否还会常常提及?如同我们爱过一个人,是否会白头到老、还是只走一程、无言的结局都难以预料。
在伦敦的时候,有公众号向我约稿,主题就是关于亲情爱情,我违约了,一则没有时间,二则,我知道我情商太低,于是"情"字成了我不可触碰的雷区,也成了内心不能说的秘密。
过个节很容易,但现在一年到头我看这个"情人节"最难过。因为这个概念是模糊的。柴米夫妻若算情人,那就叫夫妻节好了,反正天天情人节;夫妻之外的叫情人,那估计也没几个敢公开过节,不说中国,外国也一样;要是指手牵手谈恋爱的,那是恋人节,至于恋人和情人差几步,不得而知了;于是都不好说的情况下,大家互祝大概念的“有情人”快乐,也跟废话差不多,傻孑也有他的感情。
模糊的概念下,这个节日商家最为得利,至于情人,谁都不知道谁真正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