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科研这种对天分要求很高的工作,生源水平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单单对比欧美顶尖高校(HPYSM以及牛津剑桥等)和中国顶尖高校(清北),国外的博士生科研水平上限要高。原因很简单:生源质量更高。国外顶尖高校每年吸收了中国几乎最顶尖的本科生去读博,随便看看国内那几个本科生出国留学大户,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成绩以及综合水平都位于所在学校的金字塔尖儿,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本科阶段的科研水平就堪比普通一本(甚至985)的教授。高GPA->世界顶尖高校读博几乎成了一些大学的政治正确,我本科的时候,有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选择留在本校读博,周围的同学都觉得她浪费了自己的好成绩。下面是中科大最近两届郭沫若奖学金得主的毕业去向表,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更可况,国外顶尖高校(大部分在美国)收割的不仅仅是中国的顶尖生源,欧美的、东亚的以及广大第三世界的顶尖人才读博首选地就是这些学校。不要责怪这些顶尖学生崇洋媚外,毕竟国外顶尖大学读博性价比实在是比留在国内要高得多:一来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学金,足以保障读博期间生活无忧;二来科研环境、师资水平、仪器设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三来毕业之后的工作机会、薪资待遇也要好一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这些优势带来的冲击可能没那么强烈。但是如果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呢?那个时候,一个美国普通博士生的工资足以养活国内的一个三口之家。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学子呢?他们留在自己的国家不仅现在没什么教育和工作的机会,以后也看不到国家发展的前景,去欧美读博真的可以说是第二次投胎。
生源、天赋这些因素真的可以决定一切吗?我认为是的,在科研领域,有些顶尖博士生是可以带飞自己的导师的。更何况,国外顶尖高校在其他方面也有着巨大优势。以后,马太效应带来的鸿沟会越来越大。
至于普通高校,那就难说了。我在出国前夕也是有机会留在本校读研的,中科大的科研环境、国际排名也比我现在所在的“美国某州立二本“要好得多。我相信,如果我留在中国的话,从发文章角度可能会更好一些。可是,生活质量的差别就大了。国内的研究生补助很少,可能仅仅够日常开销。而现在,我可以在保持一个相对不错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每个月结余一些钱。更可况,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也会更多样。我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可以选择在美国工作,也可以回国工作。但是如果只有国内的学位,想要在美国找到工作应该是很难的。
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发展比较早,即使每年毕业了那么多博士,也足以保证社会上可以提供足够的、合适的岗位。国内则不然,高端产业不完善,很多博士毕业以后无用武之地。所以才有了一大批博士毕业生去当中小学老师、从事文职工作等。倒不是说这些岗位不好,可是毕竟和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有出入的。
我还是看好中国经济的,我相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顶尖学子会选择留在国内深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