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依琳
詹青云又出来“搞大事”了。
《奇葩说》里,面对一道“该不该抛下一切为了另一半去大城市”的辩题。
她用娓娓道来的故事,层层递进的情感,讲哭了导师蔡康永,嘉宾热依扎,也让屏幕前很多网友听完热泪盈眶。
想必,在生活中,你也曾遇到过情感与现实的纠结碰撞吧:
快毕业了,男友想去大城市工作,可我想考家乡的公务员,该怎么办?
异地恋太辛苦了,舍不得放弃感情,但也没勇气抛下一切去找她……
爸妈希望我能陪在他们身边,可我对象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好工作……
当你的人生目标,跟另一半的计划有冲突,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现在再回首,是为当初的选择庆幸着,感动着,还是像詹青云一样——
我为什么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你?
为了前途错失爱情的人,后来后悔了吗
没想到,阿詹女神也有一段伤感的爱情故事。
当年她备考哈佛,可男友不愿一起去美国打拼,于是这段青涩的感情,在岁月的一路颠簸下无疾而终了。
异国他乡,学业压力大,阿詹没哭过;
自己一个人修马桶,换灯具,她也没哭过;
甚至在大街上被抢劫心里害怕得要死,去警察局录笔录却还想着怎么跟老板请假都没哭过……
可是有一天,她从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提着塑料袋走在波士顿的街上,当看到满天的落叶从天上飘下来,所有的情绪涌上了心头:
“为什么,我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你?
这世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放不下的,这世上到底有哪条路那么难走,要让我们把所有的青春、秋天都错过呢?”
那一刻,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蔡康永,摘下眼镜,用手拭泪;
一向够刚够飒的热依扎也背过身去,拿起纸巾,掩面哭泣。
事实上,每个被詹青云击中内心的人,都曾有过同样的遗憾!
23岁那年,有个深爱的男孩对热依扎说,你愿不愿意放下一切跟我走。
热依扎当然不愿意。
不是因为不爱,而是那时的她没钱,也没背景,爸爸妈妈将来还需要照顾。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年轻的爱情向来经不起触碰。
但人生最残酷的地方也在于,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男孩离开后的七八年时间里,爱情一直没有光顾过热依扎。
“就是你永远忘不了这个人”。
如今,33岁事业小有成就的她,终于跌跌撞撞找到了牵手的人,可仍旧为当年的错过耿耿于怀。
如果上天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一定毫不犹豫选择跟他走。
不管你选哪一个,可能最后都会后悔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他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再见,金华站》
在最好的年纪,离开最爱的人,应该算是人生最无奈的遗憾了吧。
可她姐注意到,评论区也不乏这样的声音:
比起跟真爱擦身而过,大家更恐惧的,其实是怕被自己笃定信仰的爱情背叛、抛弃。
如果当初我放下一切选了爱情,到头来还是分道扬镳一无所有呢?
想起马薇薇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一个对,一个错,那不叫选择,人生最痛苦的选择是什么选择,两个都是错的,那个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是,我们更能背负哪种错误,带给我们的代价”。
深以为然。
失去一份真挚的爱情固然可叹可惜,但其实,我也很羡慕这样的詹青云和热依扎。
因为,她们都选了当时最想选的那一个,并且后来也都得到了最想要的结果。
试想一下,如果还是跟原来的人在一起,一个没去追逐演员梦,一个没去见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她们此刻念念不忘的,是否又是当初未完成的梦想呢?
人往往在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才格外怀念错过的那一个。
告别了旧爱的热依扎,后来兜兜转转遇到了新的爱情;错过了青春的詹青云,后来也活成了无数女孩羡慕的模样。
那些曾失去的,错过的,现在都以另一种形式,加倍补偿了回来。
谁又敢说,另一条没选的路,会比现在的更好?!
回忆总是带点破碎才更美丽,恰如英雄故事总是因为悲剧更荡气回肠,那些当初留下的遗憾,可能才是如今更加倍向前奔跑的动力吧!
换句话说,最好的年纪,不一定是最好的自己。
大多数人往往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更好的人生安排。
最好的伴侣,是彼此成就,不是为你牺牲
或许有人要问,难道当爱情与现实发生冲突,我们一定要让爱情给现实让步吗?
不是的。
纪伯伦说,两个人最好的状态,是“站立在一起,但不要靠的太近,因为殿宇的支柱总是彼此分立的,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下生长”。
从来没有哪一份好的爱情,需要拿自我成长去换取,最好的伴侣,都是互相依偎又彼此独立。
她姐一直鼓励大家勇敢追求爱情,但也说过这世上,最易变的就是人心。
不要为了伴侣而将就自己,而应该把那句“为了你”,换成“我愿意”。
黄执中说,如果你自己愿意去,那叫做追求,如果你为了伴侣而去,那就叫牺牲。
而自我牺牲的“牺牲感”,恰恰是亲密关系里最致命的隐患。
《我的前半生》里的陈俊生,让罗子君在家做全职太太,可后来却出轨了能力更强,看上去更体贴温柔的同事凌玲。
因为他从心底觉得,自己在公司拼命,加班加点拼业绩,付出了一切;罗子君却心安理得地在家享受,还变得不可理喻。
可事实上呢,罗子君之所以与社会脱节,是因为陈俊生说过要养她一辈子,不让她出去工作。
你看,再好的感情,如果一方不能独立成长,也会被另一方强烈的“牺牲感”冲刷的消失殆尽,等时间一长,白月光成了饭黏子,朱砂痣成了蚊子血。
更不必提《我们都要好好的》。
寻找在家带孩子,向前在外忙工作,可他却“把家当旅馆,把老婆当保姆,把孩子当空气”。
不知道儿子上几年级,不知道儿子对百合花过敏,不会给儿子做早餐……
一旦跟妻子吵起架来,向前的言语里充满“你又不用赚钱养家”的“牺牲感”,仿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妻儿的伟大馈赠。
可是别忘了,全职妈妈又比职场白领容易到哪儿去呢?
上班还有休息日,有工资领,有人尊重,可当全职妈妈却不能下班,也不能辞职。
她的付出不是不重要,而是他全然没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罢了!
“所有的情感绑架和道德勒索都在于,我们自己觉得自己付出开始的。”
任何关系里,谁觉得自己付出的多,牺牲的多,谁更愿意抢占情感与道德的制高点,那时候爱就变成施与舍、高与下的悬殊比量。
一句“当初我还不是为了你”,足以抹杀掉之前所有的美好。
所以,选择勇敢去爱一个人,抛下一切重新开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心甘情愿,赢要赢得坦坦荡荡,输也输得心服口服。
最好的爱情,是让彼此成为温厚纯良的自己
我一直在思考,爱情带给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千百年来大家都歌颂它,追求它。
是彼此互相取暖,孤独的时候能有个依靠吗?
是享受爱与被爱,体验人生的真挚与美好?
还是制造浪漫回忆,等老了有故事可以怀念……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爱情最大的意义,应该是让彼此成为温厚纯良的自己,连自己都喜欢的自己。
陈铭说过,当我们在选择一个爱人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在选择我爱谁,我们其实也在选择对方瞳孔里的那个自己。
没有人,拒绝让自己变得更美好,更优秀!
而世界那么大,人生又那么短暂。
有人可能一辈子没遇见过爱情,没好好深爱过对方;也有人可能在短暂的电光火石里,一刹那就读懂了爱的真谛,活着的意义。
比起最后厮守在一起,或吵吵闹闹相看两相厌,或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遇见一个人,然后各自带着那份耀眼的爱,勇敢奔向更辽阔、更宽广的旅程,不也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吗?
得到都是侥幸,失去才是人生。有些人能一起轰轰烈烈爱过,就已经不负此生了。
如果恰好照亮过彼此的生命,那该是何等的荣幸与欢喜啊!
世间爱情,爱得浓,爱得久,都不如爱得超越情感本身。
即便不幸错过,你带着TA爱过的痕迹,活成TA引以为豪的样子。
我想,这也是不辜负遇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