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说,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但我并没有很好地了解、悟透。而且对于行动力不强、意志力不足的人来说,要做到知行合一太难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练习瑜伽,上课和同学们相处。
我认真思考了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多发言、和同学们对交流。
1、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薄弱,就像我看书,稍微深奥难懂的,我就很不自觉地分神。
但对于感兴趣的,易懂、故事性的书就会感兴趣,甚至不舍得停下。
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可以多尝试,就算不想不愿意,也要多看多接触,多思考。
多看一些有广度和深度的书,拓展思维能力。
2、老话说:“祸从口出”,所以当我们彼此还不熟悉时,我选择沉默,先静静的观察。
观察她们每个人的特点和个人喜欢,以及喜好。
因为我们只是短期相处,不知道是否能深交,所以我希望大家开心相处过好这段时光。
当然我也不喜欢讨好,只是觉得适当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感情,让彼此相处舒服,但我又担心别人觉得我是在讨好,“拍马屁”。
3、我觉得自己不能坦诚的原因是没能做到“知行合一”
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知行合一”,明明自己有好多想法,却不愿意分享出来,太多顾虑。
当好些同学说我细心,赞美的时候,我才开始接受自己。开始尝试表达真实的情感,比如:我确实觉得那个同学好,我就赞美她,不去想她是怎么想的。
其实我也不希望自己是透明人,我也希望融入大家,我开始多参与大家的话题,尽量去融入。
那么多人,各有各的关注点,你不去主动,你默不作声,谁又会主动来融你呢?
有位同学,她自信爆棚,表现得也异常活跃。她让大家都产生了一个假象,她是状态最佳的。
没想到课程快结束,她阴暗的一面出来了,她认为大家都不关心她,她就是一个透明人。
当大家都依依不舍,开心回顾这段时间的快乐时光,她却觉得自己不受欢迎,自我孤立。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才发现的,因为后期我们也各自忙碌备考,吃饭午睡时间大家嘻嘻哈哈,并没有发现异常。
这是不是也有关“知行合一”呢?如果大家的言语或者玩笑对她造成误会,她是不是要及时说“不”,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默默接受。
而心里又不畅快,导致情绪积压,成为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