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月荷
一、从读者角度,看《朴树:终于可以坦然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文章标题,好奇心驱使我打开,想要知道朴树是如何与世界和解的?他的孤傲和单纯,与格格不入的世界是如何化解的?
喜欢朴树的歌,他那略带阴郁的声音,纯朴而干净,就像一股涓涓溪流,从心灵里流过,使人沉静而淡然。
由喜欢朴树的歌到喜欢朴树这个人,以至于对于有关他方方面面的文字介绍也关注起来。
这篇文章,为我更全面了解朴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说是一气读完,被作者引领着一步步走进了朴树的世界。
读完有种酣畅淋漓之感,一个活生生的朴树、一个敢爱敢恨、个性鲜明的朴树,一个用歌声征服了亿万听众的音乐人,原来也有着和我们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无奈和不得已。
二、从作者的角度还原这篇文章、《朴树:终于可以坦然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这是一篇名人小传,通过文章的依次展开,对朴树几个成长阶段进行了概述,让读者看到了朴树不同于一般艺人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在出名之后,他桀骜不驯的心路历程。
文章开头,用知乎上朴树的一首歌引出主题,接着介绍了朴树的家庭和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内心的反叛。其实,他与世界的格格不入,在少年时期已经显现。
后来朴树在遇到高晓松和宋柯之后,才使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机,直至成名。
成名后的他,追求内心的高洁,只想做纯粹的音乐人,无法让自己融入浮华的娱乐圈。等他再次出道,已是十年之后。
作者用白描和旁观者的视角,将朴树从拒绝融入社会,到最后主动与世界握手言欢,把一个丰满而立体的朴树,一个个性鲜明的朴树,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文中,引用了朴树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用耳熟能详的歌曲,将读者带入到那个特点的时间段,让读者看到了那个干净、单纯、不世故的朴树。
最后,用朴树在一次演唱会上的执着、认真,及与观众的互动,引出结尾。最后用总结语再一次提升主题。
文章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朴树小时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有主见不愿随波逐流的人。哥哥留下的一把吉他,成为少年朴树最好的朋友。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在那个时期已经形成。
第二部分:当朴树终于站在了聚光灯下,他也从默默无闻一下子走进了观众的视野。过度的关注和曝光,使他很不适应,他感到迷惘和痛苦。
第三部分:无法承受内心的煎熬,他最终选择逃避,离开让他既爱又恨的舞台,选择过自己想要的隐居生活。
第四部分:十年磨一剑,隐居的生活,让朴素学会了放下,学会了与自己和世界的主动和解,学会了让自己融入现实。
第五部分:朴树学会了立足平凡而又不甘平庸,简单而又不世故的处世之道。
第六部分:在一组视频播放中,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脱去光环的朴树,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普通人,他在为大家歌唱,为自己唱歌。
第七部分:通过与歌迷观众的对话,使大家对干净、单纯、不世故的朴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UvrMi-A4s1Rcub0jvGB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