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l 逆刘而上(ID:yuanyuankaoshi)
今天我刚刚结束木兰会的演讲,就想来跟你们分享一个观点。
在路上刷手机的时候刷到一个片段,是蒋欣演了一个新的电视剧。
蒋欣这个演员真的是太奇特了,之前我对她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一个被母亲勒索的女儿,被重男轻女的女,是一个苦大仇深的角色,在她的新剧当中,她成为了苦大仇深的妈妈。
她有个儿子,胖胖的。在那剧里面,全家人一起吃饭,吃着吃着,她突然说我们家孩子背圆周率破2000了,然后就赶着儿子在人前背圆周率。
她儿子像一个被驱使的木偶一样离开了座位,站到饭桌旁边就开始背。
可是2000位圆周率得背一个小时,别人怎么吃饭?
所以背了一会儿,大家就说好了好了,可以了,开始吃饭吧。
蒋欣在剧里面演了一个鸡娃的妈,那种鸡娃简直让人透不过气。
孩子起来背圆周率的时候,声音小了一点,蒋欣说,大点声音!
那声呵斥,听得我内心发毛。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在鸡娃的家庭当中长大?反正我不是。
我妈倒是想要鸡娃,小时候我哥学习不好也会挨打,但是她从来都没有鸡成功过。
我前两天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我妈,说她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她从来没有强迫我去做过什么。
所以我在她那,永远都拥有安全感,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不优秀就会如何。
这种安全感是我面对世界的底气,好感谢她。
要是出生在像蒋欣这样的家庭,我估计会得抑郁症吧。
不过这样的妈妈并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她们也知道鸡娃孩子会不快乐。
但是就像她在剧里说的这样一句话:长远地为孩子考虑,还是得让他学习好。
显然她并不认同“快乐童年法”。
为人父母之后,会觉得童年只有快乐是不行的,因为未来的人生要生存,有挑战,有磨难。
人生并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它是一个努力挣扎才能活下去的过程。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任何本领,他只是很开心,那么你也没有办法放心。
所以如果你一定要鸡娃,到底应该怎么鸡?
01 给孩子打样板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范例。
一个95后女生讲自己从小被“鸡”到大的故事。
四岁到十三岁都在学古筝,上过的辅导班不计其数。
小学期间还学过一年的芭蕾、一年的跆拳道、一年的工笔水墨和一年的素描,涉猎广泛。
初中给喜欢的杂志投稿,发表了一些文章和小说,也因为这些发表的文章,进到了北京四中实验班。
高中学校的社团很多,她跟同学一起走过五个省份,背着摄影包拍了部尘肺病题材的纪录片,靠着这部片子募捐到了五万块钱,支援片中的农民工友们做了洗肺手术。
还在某个寒假去了美国交换,回国后出了一本散文集。
高考毕业后她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目前的职业是编剧、作者。
如果从小鸡娃,能够鸡出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很让人心动?
有爱好,能糊口,见过世面,接触着最优秀的一批同龄人。
太好了简直!
但是鸡娃真的很贵。
不是光靠语言激励,不是光靠给孩子压力,是用钱实打实堆出来的。
故事里的女生,上辅导班,去各个省份拍片子,出国交换,哪个不要钱?
她读的北京四中,有去南极考察的游学项目,近10万元,50个名额,早上课间操老师们公布消息,没到放学名额就满了。而当时是2012年。
除了钱之外,还有精力和人情打点。
那个女生的妈妈,为了女儿幼升小的简历好看点,又是送礼又是送钱,才让机构的古筝老师帮女儿争取了一个在剧院演出的机会。
幼升小,妈妈印了五十多份简历,一所一所小学地跑,被拒绝了无数次。
还有监督孩子练古筝,陪女儿做题,带女儿去上培训课,跟家长们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重要的教育情报……
这些不是普通妈妈能坚持得了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鸡娃,娃会疯。
最好的鸡娃教育其实是,家长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足够努力,给孩子打样板。
懒惰的父母,鸡不出勤奋的孩子。
因为他不知道勤奋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02 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第二个鸡娃原则:不要为了面子,忘了里子。
为什么我们要鸡娃?
不是为了让孩子比别人更好,而是我们希望孩子有在社会上存活下来的本领。
希望他人品周正,人格健康,还具备一定的能力。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鸡娃的最终目的。
很多家长在鸡娃的时候会陷入一种比比比的状态。
自己已经为孩子做了很多了。
一转头看别人的家长:比你更有钱,更有权,更有知识,为孩子做得更多。
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
然后发现别人家的小孩:
有被家长带着去东非大裂谷体验式学习的;有被中科院的院士带着搞专利发明的;
有高中就在“模拟联合国”社团里,用英语讨论非洲饥荒、美国枪支管理、澳大利亚环境保护等问题的。
于是很多家长就变得着急,这时候与其说是你想鸡娃,不如说是你怕自己输。
因为你比不过别人,就只能赶着孩子去比。
鸡到最后,家长都疯魔了。
鸡娃是为了里子的好,不是为了面子的好。
不要为了面子上能比别人好,就把孩子往死里搞。
03 风物长宜放眼量
第三个鸡娃原则: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一切的风光景物都要放开眼界去衡量。
我今天在演讲当中提到了一件事情,我说人生好像从来都没有什么巅峰时刻,我一直都在爬坡。
爬坡的过程很痛苦,终于爬到了最高峰,顶顶多就那么一瞬间很快乐,然后又会进入下坡路,就更痛苦了。
反正就是痛苦加上痛苦。
人这一辈子,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不要总是看眼下的一时一刻。
当你在低谷的时候,你得想着,我正在爬坡,我会迎来巅峰时刻;
当你在下坡的时候,你也得知道,我得忍受下坡的过程,重新找到爬坡的方向。
养娃也是一个长久战。
我们刚刚说到的那个女生的故事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她写小说。
她初二的时候,非要辍学去写小说,她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韩寒一样休学写作,有充足的时间赶紧把她在写的小说更新完。
正在鸡娃的她妈妈,当然不可能同意。
妈妈就哄她说:读完高中和大学,会有更好的文化积淀,那时候再写小说会更好。
但同时也给了她很多的零用钱,让她足够的钱去买书,买CD,买喜欢的杂志期刊。然后在杂志上逐一投稿。
最后这个女生真的当了编剧和作家。
我每次在接受家长咨询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很为眼下的问题着急:
媛媛,我的孩子早恋了怎么办?我的孩子成绩下滑了怎么办?我的孩子最近心思不宁怎么办?我的孩子最近不爱学习怎么办?
因为眼下这一刻,所以把焦虑无穷地放大,否定了孩子的全部,等于就扼杀了他成长的可能。
养娃得看长线,孩子就像一口井,挖一挖遇到障碍,可能就要停一停绕个路。
它不是一路通顺,直线上升。
还是那句话吧,风物长宜放眼量。
看得远一点,不要只关注当下。
我到底要不要鸡娃?当然要鸡。
但是不只是鸡他学习,而是鸡他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成为一个有韧性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且快乐的人。
能做到有底线地鸡,娃越来越好,没底线地鸡,娃越来越菜。
我们鸡娃,是希望给他的人生系个安全带,而不是去抢他的方向盘。
如果你总是逼迫他往哪个方向走,最后他永远都不会开这辆人生的车了。
本文来源:公众号 @ 逆刘而上,作者刘媛媛。
每晚十点,更新思维干货,成长感悟,还附带晚安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