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一学期又完了。回顾本学期与孩子们走过的时光,几多辛苦几多乐啊!要说总结我的语文教学生活,且从下面三点谈起吧!
一、教学强基
本学期我的语文课依然上得快,十二月初就结束了新课。每课都做到了提前预习,要求自读3遍以上;课中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概述,然后结合主要问题进行交流;生字教学时,每课拿出特定时间进行训练,该认读的做卡片,该书写的重示范,每个单元的一类字进行了听写过关;写绘练习放得比较宽,让孩子们自由创作,然后进行简单评讲;期末带孩子们进行了详细的单元复习,对知识点做了较为严格的检测。通过训练,孩子们的朗读能力、提取课文信息的能力、感悟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以及生字书写能力较上期有明显提高。
自我提醒:1、生字最好课课过关;2、单元知识点最好每单元一测;3、提问训练要加强;4、每周写2—4次日记;5、利用好“课前3分钟”;6、后进生的转化;7、独立学习能力的持续培养。
在推进课外阅读的同时,不能忘记打牢语文教学的读写根基。
二、阅读奠基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精神成长奠基。这是我“至死不渝”的理念。
这学期,孩子们除了语文教材,还读完了《日有所诵》全册,读得更多的是课外书。早上,我们朗诵《日有所诵》中的儿歌童谣、古诗词、对韵歌、三字经;午间,我们共读整本书《老鼠花匠》《一只想飞的猫》《蓝皮鼠和大脸猫》和《香草女巫》,欣赏绘本《逃家小兔》《獾的礼物》《花婆婆》《活了100万次的猫》《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经典绘本;晚上,孩子们带着学校与班级的故事书回家自由阅读。
与此同时,我开展了一个阅读系列活动。十月长假后发起了“挑战23天阅读”阅读的倡议,90%以上的家长和同学积极行动起来,80%的同学完成了挑战任务。为了深化前期活动效果,十一月份我又发起了“比比谁读得多”的活动。果然效果来了,孩子们在学校里每天是兴致勃勃地借着书、高高兴兴地读着书、争先恐后地记着书,我甚是欣慰。但孩子们在家里的阅读是个怎样的状态呢?我很想知道。所以我又开始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将孩子在家里的阅读情况写给我,要求客观真实,不盲目自信,也不过分谦虚。慢慢地,一些家长在我的鼓励与“胁迫”下交上来了,再慢慢地,另一些家长也陆陆续续地交来了。截至最后有三十多位家长完成了这道作业,不管长短,不管好坏,我都一一阅读,稍加修正,再收藏、打印、下发了。十二月份的活动是写绘“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评讲后我把写绘卡装订成册了;新年后元月份最后一次活动是“评选读书达人”,20多位同学获得了奖状与课外书,王雨萱与焦思涵同学还被评为校级“书香少年”。
这次班级阅读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的阅读热情是看得见的,不论读得是多是少,是深是浅,他们是真正行动起来了。这次活动对家长来说,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种推动,首先他们知道了我在为孩子们的阅读行动着,努力着;其次大部分人也在为孩子的阅读尽着力。经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想要做事,必须行动;想要有效果,必须下功夫。尤其是阅读这活儿,你既要舍得花时间,还要冷静地去思考、认真地去设计、积极地去落实,再仔细地去梳理,及时地去总结、记录,终会有收获的。
人都是有惰性的,你不逼自己一把,不考验一下自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样。只要你动一动,也好过原地踏步。同时家长也是需要激励的,大部分人不单单惰性大,而且观念落后。你不去宣传动员,不去分享和鼓励,他们永远是蒙昧的,永远是得过且过、无动于衷的。
自我提醒:1、把课外书的借还工作交给优秀学生负责;2、班级书库更新;3、午间自由阅读为主,学生自己选书,自己还书; 4、参加“百班千人”阅读活动;5、做实“好书推荐”与“共读分享”......
三、玩耍寻趣
这学期,原计划利用周末和班主任一起分片开展行读活动,让孩子们在聚餐、游戏与阅读共享的过程中,增进友谊,激发阅读兴趣,但由于前两个月学校迎检加班、中间一个月秋雨连绵、最后个多月天太冷而放弃。还好,十二月份三个周末,我带着场镇附近的一些孩子去碧桂园玩耍。和他们一起步行、滑滑梯、看别墅、观赏植物、乘电梯,一块儿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是一件快乐的事。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若干年后,他们能够真正记住的,或许就是这些情事。
自我提醒:下学期争取把分片行读活动搞起来。哪怕一两次也是好的。自己辛苦点没关系,只要孩子们高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