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建议,也要正确地提出-徐昇读《值得信赖的顾问》043

继续读《值得信赖的顾问》第四章,

本章主要讲,顾问应该如何提出专业建议。

这算是本书的精华要点之一了。

具体建议很具体,但改变很难,毕竟逆人性。


1、作者大卫梅斯特,以一个自己的故事开题:

在大卫的职业生涯早期,

一个大型专业服务机构的管理团队,

聘请大卫评估他们机构的绩效表现。

大卫给出了非常直接、坦白的回答:

在***这些方面你们做得很糟糕,你们本来应该***那样做!

出乎意料的是,

大卫随即被这个机构炒了鱿鱼,

原因是大卫的结论造成了破坏性影响。


这让大卫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他确信自己的诊断和处方,都是正确无误的,

而且他相信客户肯定也知道这一点。


2、专业的顾问,只是提出正确的建议,就足够吗?

大卫说,他领悟了其中显而易见的道理。

作为专业顾问,仅有正确的意见还不够。

因为顾问的职责,是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只是提出建议和真正解决问题,中间还有很多过程环节,

尤其是大量要说服、要协同的人的部分。


顾问需要锻炼一种,

能够让客户心悦诚服地接受建议的沟通技巧:

不但让客户承认自己的做法有误,

还要让客户能够欣然接受他所提出的改进建议。

指出他人的错误也许能够获得智力上的满足,

但这样做,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顾问都不是有成效的。


3、门槛1:认真关注对方的感受

提出建议的过程,要关注对方的感受,

尤其是觉察、处理并回应客户的情绪

而不是陷入自己的智力优悦感。

这和前一章中,讲建立「长期关系」,

提到关系是“双向的”、是“私人化的"体验,

说的是一模一样的。


4、门槛2:找你来的人,可能就是问题的本源

律师通常是公司法务顾问指定的,

会计师是由首席财务官请来的,

营销和公关顾问是市场部总监任命的,

组织发展顾问则由人力资源主管来物色。

管理顾问,往往是老板自己找的。

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就是自己产生的问题。

而且极有可能,自己不自知。


5、对策1:换位思考

客户找顾问的时候,其实是很紧张的。

来自公司之外的专业顾问,

常常是被请来处理风险巨大或代价高昂的内部事务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是老板亲自找的顾问,

高管身份的客户,往往要承担诸多个人风险,

涉及名誉、晋升机会、奖金,甚至是整个职业前途。

老板的风险,就是企业组织的发展前途。

所以,谨言慎行,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


6、对策2:帮助客户思考隐藏问题

最初签合同说要解决的问题,往往不是最终要解决的那个问题。

问题比客户最初理解的复杂得多,这也加剧了客户的谨慎和焦虑。

所以,

揭示客户他没有注意的隐藏问题和潜在障碍,

是专业顾问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

如果不能巧妙地把隐藏问题和障碍,

用比较好的方式告知客户,

客户很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

顾问其实在把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是在添乱。

就像病人对医生说:

“医生!

我来你这儿,是要你帮我治疗我的脚总是酸痛的毛病。

你却告诉我需要减肥。

你能不能只管把我的脚治好,

不要对我的体重多管闲事?”

他们比较烦恼的是,

顾问们总是强迫他们面对那些,他们原本希望回避的难题。

8、对策3:情绪倾听+心理按摩

客户经常要在工作中面对紧张和犹豫的情绪,

因此他们真正要找的是能够使他们安心,

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并且激发他们信心的人。


9、对策4:先表达理解,同时保持耐心,然后再提建议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

都不喜欢被人告知怎么行事。

除非——对方首先表现出对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对于顾问来说,客户找到你,

正是因为你已经解决过100个同样的问题了。


但即使如此,

他们在感到你花时间精力,认真了解他们的情况之前,

并不会全盘接受你的建议。


只有让他们感到,你有足够的了解后,

他们才愿意成为第101个接受你的建议的人。

而且要保持耐心!

一位年轻的技术顾问,曾在给本书写的读后感中这样总结:

“开始时,我曾经不止一次犯下许多新手都会犯下的错误,

听完问题的描述后着急给出解决方案。

事实证明,这并非呈交解决方案的最佳方式。”

有的顾问,对客户谈话,

就像在跟小孩子解释问题一样。

客户好像连我话里最基本的逻辑都无法理解

——“闭嘴,我说什么你们照做就是了,这方面我可是专家!”

客户并没有经受过专业领域的培训和实践(否则也不会找顾问),

理解问题,当然会显得吃力,

顾问也许在其他场合,见过和回答过多次客户所面对的类似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够耐心,

客户会觉得你自视甚高、傲慢无礼,甚至目中无人。


10、总之,顾问需要再学习【如何正确地】提出正确的建议。

很多顾问要花很长时间才会明白,

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他们工作的核心之一。

关于这一点,

传统教育甚至很多专业机构显然都没有教过人们,真是可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