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昇读《值得信赖的顾问》合适的沟通语言044

1、不问“你···?”  要问“我···?”

作者大卫·梅斯特说,

当你想要问对方,是不是知道了你要表达的信息。

不要问:这一点,你懂了吗?

而要问:这一点,我讲清楚了吗?


大卫说他在大学讲统计学课的时候,

会站在讲台上,

一边在黑板上写板书,

一边问他的学生:“这一点大家会了吗?”

教室里通常鸦雀无声。


他以为自己教得还不错。

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所有人都挂科了。


他的同事告诉他,

当问“这一点大家会了吗”时,

这种语境,使得想说“不会”的学生,

先要公开承认他们不会这件事。


后来大卫从同事那里,

学会了问“我讲清楚了吗”的提问方式。


2、不问“为什么···?” 要问“你觉得/你认为···?”

在企业家及高管的教练领域,

问题并不用“为什么···”开头。


在丰田工厂,要找生产线上的汽车问题时,

会这么问——“为什么涂装有问题?”


对研究流程来讲,

“为什么···?”是非常合理的问法。

但高管教练,或者说顾问的差事,

远非研究流程那么简单。


流程没有感觉,而人有。


“为什么”带有主观的评价色彩,

它把问题,由“这件事为什么这样?”

引向“你这个人为什么这样?”。

高管教练的工作,也是专业服务顾问的一种,

要始终带着好奇心,而非主观评价。


好奇心,是维持与客户紧密关系的秘诀。

适合的问法方式,是“苏格拉底教学法”。


都是要帮助学生,从A点到B点。

一个拙劣的教授,

会告诉学生说“正确答案是B”。


这是一种把知识,

从老师的笔记,转移到学生的笔记,

而完全不需要经过双方大脑的教学方式。


苏格拉底教学法,

通过提问“你觉得···?你认为···?如果是你,你会···?”

来建立环环相扣的推理过程,

这样就必须使用双方的大脑。

要带着学生/客户踏上发现之旅,

这样他才能理解、才能思考、才能获得。


最终学生或客户,

说出: “仔细想来,我觉得B点是更好的答案。” 


这时老师或顾问,

就可以回答说: “好,那我们就这样做!”


这样的问题有:

你觉得我们遇到这个问题,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是我们可以试一试的?

你觉得不同的方法,能够带来哪些优势?

你认为其他人,对于我们做出的改变,会有什么反应?

对于这种做法的不良后果,你建议我们怎么应对?

有些人采用这种做法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我们尝试这种方法,可能会有什么好处?


3、用假设“如果是我···”

专业顾问在提出建议时,最好遵循下列步骤:

1、告知或引导客户认识到不同的可能性;

2、与客户交流每一种可能性的机会和风险;

3、向客户做出建议;

4、让客户来做出选择。


前两步的交流方法,

使用“我是不是表达清楚···”,

和“你认为有哪些优势···”等方式,

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沟通清楚了。


到第三步,

向客户做出建议时。

还可以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方式:

“如果这是我的生意 ,我会这么做……” 

4、总结

提供顾问服务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


杰斯沃德·萨拉科斯(Jeswald Salacuse)

在《顾问的艺术》(The Art of Advice)一书中,

就大胆地把顾问服务,形容为“表演艺术” 。


本质上来说,

还是要为每个独特的客户关系,

设计相应合适的沟通方式。


我们也见过,

对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没有耐心的客户。

他们会说,

 “废话少说,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


迅速识别每个客户偏爱的沟通方式,

用灵活的方式,去真实真诚地面对客户,

也是顾问的基础职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