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顾问》深度阅读笔记-6

本篇笔记从《值得信赖的顾问》第35页—第36页

当老师的本领

原文(P35):一个人需要两种技能才能称为好老师。第一,老师必须对A点有很好理解:学生(客户)现在处在什么知识水平?他们已经懂得什么?他们相信什么,什么使他们产生这种信念?他们对什么成都的信息已经做好接受的准备?他们现在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达到对学生(或客户)如此深入的了解,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问和倾听才能做到。不要急着做出反应,把反应留到之后的教学(或咨询)阶段。

笔记:一句话概况:知彼。提问是个好方法。向他人问问题代表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我们的保险顾问滔滔不绝更多时候是为了掩饰自己知识的匮乏。一边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建立自信,另一方面占用大片交流时间,防止客户提出无法回答的问题。

原文(P35):即使有了对A的理解,老师也不能直接跳到对B点的讨论上。第二,要能够建立起一个环环相扣的推理过程,带着学生(或客户)进行一次发现之旅。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或客户)理解,以致最终学生(或客户)可以说,“仔细想来,我觉得B是更好的答案。”这时老师(或顾问)就可以回答说,“好,拿我们就这样做!”

笔记:“一次发现之旅”,挺精妙的一句话。这段文字表述的意思在管理上很常见。一个管理者在跟下属商讨某个决定时,总是让下属先发言,如果结果不满意就启发下属,“还有没更好的方法呢?”,当某个下属说出领导心中的方案时立即赞扬,“你这个方案太好了,我们就这样做吧!”好的管理者(老师)总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或客户)得出老师(顾问)认为最合适的决定。

原文(P35~36):”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    你觉得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     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是我们可以试一试的?

●      你认为其他人对于我们做出的改变会有什么反应?

●     对于这种做法的不良后果,你建议我们怎么应对?

●     有些人采用这种做法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如果我们尝试这种方法,可能会有什么好处?

笔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也叫“产婆术”,由苏格拉底发明,但个人认为其成就不及同时期的孔子。第一次听到“产婆术”是在去年4月份备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老师授课提到。但个人觉得产婆术有诱导成分,虽可从逻辑上驳倒对方,但对方未必心悦诚服。心口不一,反而给建立信任关系增加了麻烦。当然,并不是说助产术不好,还是得看谁在用。如果我用,必定是用于澄清事实、证明逻辑正确性上,而不会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记于2022年3月9日(周三),西部广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